审计署发现的七大问题涉及南京的主要有两块内容:一是两个标段被指提前进场开工;二是南京枢纽工程未按初步设计要求,周边环境受影响。23日,记者采访后发现,南京相关标段对一些问题已进行了改进。
23日审计署公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提前进场开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土建及监理1标招标时间应为2006年7月,但是施工单位在 2006年3月就进场了,而南京南站应急工程土建及监理1标招标时间是2008年12月,但是施工单位在2008年3月就提前进场了。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因为大胜关铁路桥下面是长江,地下水文、水质都相当复杂,南京有汛期,“3月份是枯水期,7月份进入雨季,所以我们提前进行勘察。”不过,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不管什么理由,这都是违规的。”他认为招标还没有开始,队伍就进场了, “这不是内定吗,后来的招标又怎么说呢,有‘走形式’的嫌疑。”
问题1:招标没开始,施工队已提前进场
工程方解释:“南京有汛期,所以我们提前进行勘察”
业内质疑:没招标队伍就进场,这不是内定吗?
审计报告中提及,南京枢纽工程未按初步设计要求,将167万立方米弃土交给南京市统一处理,其中64万方被填放于水塘和低洼地,19万方被填放于山间泥塘,其余被填放于山间洼地沟壑,影响了当地水土环境。
23日下午,记者从宁丹路到韩府山,然后沿着京沪高铁的高架一直到岱山,沿线在王府山附近,路边一侧确实堆有很多的泥土,但是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是筑路用的。
“问题土方”记者没法找到,随后记者来到南京枢纽工程靠近韩府山的一个指挥部,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土方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们也不清楚。”
该负责人说,从江北亭子山隧道到南京南站都是南京枢纽工程,如果包括南京南站站房,那么它就分为4个标段,分别是亭子山隧道到大胜关铁路桥北端、大胜关铁路桥、大胜关铁路桥南侧到南京南站、南京南站站房。“这些土方不会随便乱填放的,这上面统计得有问题,很多土方都在施工过程中被利用了。”他举例,就像韩府山下动车所站场就用掉土方70万~80万方。
而有业内人士称,弃土乱抛现象可能是工程费用的问题,因为按要求,这些弃土要交给南京市统一处理,并支付一笔处理经费,如果私自处理掉,这笔费用就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