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产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角色的转变决不仅是一家开发商所能办到的。它需要众多企业的合力。而依托休闲度假为主打的旅游行业,是加速这种转变的最佳途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文明表示。
新旅游模式 中国的达沃斯
曾有国际分析师认为,在旅游业极大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已分化为两个方向。一是以浏览为主的观光型旅游产业,二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乐趣型旅游产业。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我国在主打历史、山水、风光的观光型旅游产业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众多的旅游人数使旅游业收益颇丰,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乐观。
假期之间,过多人口涌向著名景点,以至于景点在运营上难以负重;过于密集的旅游人口降低了旅游的舒适度,使旅游与放松身心的初衷相背离;走马观花式的观览使绝大多数游客只停留一次,既无法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又在客观上促使当地旅游经济朝着粗放型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著名旅游度假区,无论巴厘岛、夏威夷,还是以人造景观而闻名于世的迪拜,无不在坚持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乐趣型旅游产业。这种度假型旅游产业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互动的游玩体验,还极大刺激了当地经济,使以旅游为主业的中小城市迅速崛起,甚至成为人均GDP的世界之最。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阿尔卑斯山脚下达沃斯小镇。在上世纪60年代,位于瑞士东南部格里松斯的达沃斯只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镇,当地人口只有1.3万。7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利用山地资源在此修建了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星级酒店群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开始名扬世界。1971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这里举行。每年,各国的政治家、知名企业家、影视明星等都会如期而至,为达沃斯带来更多的商机。为接待四方来客,达沃斯的酒店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只有1.3万人口的达沃斯拥有2.4万个酒店床位。
现在达沃斯已经形成会议经济、研究机构和旅游度假三大支柱产业,从一个瑞士边陲小镇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各国发展旅游业的典范样板城市。
在纬度上,长白山与达沃斯小镇几乎重合。上亿年的冰雪精华、原始森林、天池传说以及禁封数百年的历史都让长白山成为世界瞩目的神秘之地。但在旅游层面上,粗放的发展模式使其多年来仅依靠天池资源与世界对接。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提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整合长白山资源,打造长白山品牌,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已成为吉林省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旅游短板的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