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世界遗产景区进行资本运作的路径没有错。2006年,主要文化遗产类上市公司总市值 为153.51亿元,平均每家市值19.19亿元,平均增幅62.65%,75%的公司进入了所在省域规模排名前20强。所以,“十二五”期间,应该继续大力推动世界遗产景区资本运作,强化对遗产开发的市场评估。
“穷骨头”撑了18年
有个讽刺异想天开的笑话说:“给长城贴瓷砖,给珠峰安电梯”。张家界景区旅游开发这些年,类似的“异想天开”并不少见。
如今,326米高的电梯“百龙天梯”就安在了张家界武陵源,这个惊世骇俗的创意,是否破坏了自然遗产的原貌,曾经激起举国争议。
1990年编制的《武陵源风景名区总体规划》中表示:“可在老屋场神兵聚会处,拟建升降梯”。1992年,该规划通过了建设部门的批准,电梯项目在1998年得到湖南省建委和环保局批准。1999年9月动工,2002年4月投入营运。在舆论压力下,百龙天梯曾有过短暂停运,但最终还是运营至今。
除了安电梯,张家界还是国内第一个领到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的地区。199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复查张家界,因为该地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亮出了黄牌警告,评价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变成一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范围内”。
2001年11月8日起,张家界将景区内宾馆、饭店、接待设施等违规建设一并拆除,共拆除核心景区各类建筑物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武陵源经过三次大范围、大规模拆迁违建,最终使得张家界景区内的森林覆盖率恢复到73%,核心景区恢复为98%。遗产保护上的一退一进,大约耗资10亿元。
今年1月,张家界民间机构“阿凡达主题游综合事务办公室”成立,挂靠在市旅游协会,1月25日,民间人士举办活动,将张家界著名景观“乾坤柱” 更名“哈利路亚山”。据说,“乾坤柱”是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的原型。虽然此举引起了全国热议,但实际上,所谓“更名”,不过是借助电影《阿凡达》进行的又一次旅游营销而已。
纵观张家界保护开发的18年,正应了曾国藩的那句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制度探索生机勃勃,营销创意新鲜活跃,但“穷骨头”撑了18年,只赚了吆喝,并没有得到实惠。
*ST张家界能否如期扭亏?武陵源保护能否不再折腾?观念的活跃创新能否改变以往的困境……张家界在孤独求解。
裴钰,人文学者,作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研究,在名人故里经济、文化遗产利用和中国海洋历史研究等方面,均有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