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旅游开发,最终会给旅游者带来怎样的惊喜?随着景区建设的加快,线路的组合变化将呈现多元化格局。《秦岭旅游发展规划》中远景旅游线路将给海外游客、国内游客和省内游客带来不同的惊喜。
本地人:3条线路供选择
规划中的3条线路可让本地人一览陕西风景。
内部旅游环线:由西安沿沪陕高速,经蓝田-商州-丹凤(丹凤漂流、船帮会馆)-商南(金丝大峡谷)-折返洛南(老君山、玉虚洞)-经华洛公路出大夫峪,过罗敷到华阴(华山、军事主题公园及温泉)-临潼(骊山)。
西部旅游环线:由西安沿连霍高速,经宝鸡(天台山)-凤县(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温泉)-汉中(古汉台)-留坝(张良庙)-太白县(太白山)。
中部旅游环线:西安-周至(楼观台)-佛坪(大坪峪景区)-宁陕(汶水河漂流、朝阳沟)-石泉(燕子洞)-汉阴(凤凰山风景区)-安康(龙王山)-旬阳(太极城)-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柞水溶洞)。
外地人:畅游“古今”蜀道
规划重点构建了6条接待国内游客的线路。
现代蜀道旅游线路:沿京昆高速抵达西安-宁陕-佛坪-洋县-汉中-宁强(进入四川)-广元-剑阁-成都。此路为依靠高速通道的“现代蜀道”旅游线,联通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也是陕川三国文化旅游线路。
古代蜀道旅游线路:包括傥骆道、褒斜道、米仓道、金牛道等徒步探险旅游路线。
其他4条线路分别为:陕渝旅游线路、陕甘川旅游线路、鄂陕甘旅游线路和豫陕甘旅游线路。
外宾:可以这样游秦地
作为外宾,如果想感受沧桑古镇游:可依次前往漫川关古镇(山阳县)、凤凰古镇(柞水县)、华阳古镇(洋县)、楼观古镇(周至县)。想感受秦岭古道体验游:可前往陈仓古道、米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荔枝道、武关道。
到时成熟的线路还包括:西安-终南山景区-牛背梁景区-周至老县城景区-长青景区-洋县朱鹮景区-佛坪景区-九寨沟;神龙架-平利女娲山-宝鸡天台山炎帝陵-天水伏羲庙-卦台山;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金丝峡-丹江漂流-牧护关度假区-西安;华山风景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景区-两当张果老登真洞-徽县三摊原始森林景区-武都区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
相关报道:
三级交通网穿越大秦岭
本报讯 秦岭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自古以来交通就是制约南北沟通的瓶颈,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正是秦岭山区交通险阻的生动写照。大秦岭旅游发展在构建,三级旅游交通网络也将同时构建。
其中一级和二级旅游交通体系快速、通达,要求道路等级高。三级旅游交通网络应体现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特点。
秦岭地区一级旅游交通骨架
由一条大循环旅游线、一条南坡旅游轴线、一系列旅游交通线路有机联系构成。一条大循环旅游线包括4条铁路线(陇海兰新线、宝成线、阳安线、宁西线)、3条高速(连霍高速、十天高速、宝鸡到九寨沟的旅游专线)、2条国道(G212线、G209线)为骨架,综合利用四川九寨黄龙、汉中、安康机场,形成一条跨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五省的西安-宝鸡-陇南-九寨沟-广元-汉中-安康-十堰-三门峡-西安大循环旅游线。一条南坡旅游轴线则是充分利用现有商南-柳家湾-梁家湾-山阳-赛鹤岭-岩屋-镇安-皇冠县级道路,打通皇冠-佛坪-留坝通道,形成一条商南-山阳-镇安-佛坪-留坝秦岭南坡旅游轴线;一系列旅游交通线路构建以G310线、秦岭北麓旅游公交环线为依托的北麓旅游线路;以6条南北高速(陇汉高速、京昆高速、包茂高速、福银高速、榆商高速)、汉江旅游航道为依托,以沿线中心城市及城镇节点为支撑,形成联系各旅游板块的秦岭南麓旅游线路。
秦岭地区二级旅游交通网络
由贯穿秦岭南北麓的4条国道和9条省道、适宜旅游河段(丹江、旬河)构成的旅游网络体系。以贯穿秦岭南北麓的4条国道和9条省道为依托,以适宜开展水上旅游的丹江、汉江和旬河为辅助,形成一条连通秦岭地区的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渭南-西安旅游景观环线,多条有效串联重点景区的旅游交通线路。
秦岭地区三级旅游交通网络
是交通主干线到服务基地和重点景区的旅游道路,重点建设从交通主干线到各个旅游中心城镇、旅游服务基点以及重点景区(点)的旅游道路。
交通现状
该地区公路交通仅初具规模
包茂高速西安至柞水段、沪陕高速西安至商州段建成通车和秦岭北麓旅游公交环线的开通,为秦岭地区大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是,目前秦岭的交通却不尽如人意。交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功能不够完善。游客往往需要多次周转或绕行才能到达目的地。
最主要的公路交通目前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依托国道、省道形成了“两横七纵”,东西线七纵为主骨架,其余县、乡、村道为辅助的公路网络体系。仅有国道主干线2条,里程为625.6公里;国道5条,里程为1972.786公里;省道9条,里程为1624.572公里。先有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规模偏小、等级偏低,结构配置不合理,交通运输量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往来,难以满足未来秦岭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