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刘秀晨:确立北京市区古建园林文物体系

时间:2012-09-21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现代北京正在淹没、淡化历史文物的作用,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秀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今后应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北京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构建与之交相辉映的古建园林文物体系。”

中国住房:你曾多次建议北京应构建市区古建园林文物体系,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和思考?

刘秀晨: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其迅猛之势,使北京的形象正在不断地被改变和提升。但从飞机上鸟瞰北京,除了故宫的黄面、北海的白点和天坛的绿块外,粗看上去已是混凝土的森林、楼顶的海洋。

高厦林立、道路纵横的现代北京,与沿着历史进程不断积淀和遗存的古建园林的文物北京,是并存、交融的关系,形成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物文化的结合体。这在当代世界城市中具有典型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看,城市现代化其实也是把双刃剑。如果把四环以内的现有文物文化建筑和园林景观加以修复和梳理,并归纳成一个体系,借此虚化现代化北京的实体,一个令人神往且具有美丽深邃文化背景的历史北京,依然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三千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的皇家及传统古建园林数量更是居世界之首,在世界城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加深,世界也在重新认识北京。

中国住房:眼下,构建北京古建园林文物体系,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需要从哪些方面具体入手?

刘秀晨:首先应确定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范围和级别规制,以四环以内为界,较具可操作性;其次,要用中庸、包容、和而不同等一些理念,建立现代北京与文物文化北京的桥梁纽带,使二者在规划建设中走向协调、融合、统一、和谐;再其次,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完成;当然,还需加大对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宣传和推介。

在具体实施上,比如说,可以把朝阜路上的历代帝王庙、广济寺、三海、景山、故宫、北大红楼、东四清真寺、孚王府、东岳庙等串联起来,形成世界上最著名的古都文化第一街;可以把五塔寺、畅观楼、福荫紫竹院、广源桥、苏州街、延庆寺、万寿寺,用长河串联起来,建设北京的新“清明上河图”;还可以把段其瑞执政府、赵家楼旧址、三一八慘案发生地、孙中山故居、三眼井故居、辅仁旧址、鲁迅故居等串联起来,建设近代民主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廊道。

中国住房:北京的古建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那么建立古建园林文物体系对正在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刘秀晨:北京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文化拓展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着力点,其固有的浩瀚与深邃所表达出来的城市文化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

首先,北京古建园林体系的文化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不管是历史地位还是现实地位,都非常突出,是首都北京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不光是北京的皇家园林世界第一,古建筑也使北京跻身于世界三大最著名的古都。

其次,北京古建园林文物体系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比起山西利用“乔家大院”题材作文章,北京很多古建园林的文化内涵或由此衍生的故事,都不比乔家大院逊色。这里面隐藏着诸多潜在的文化生产力,给文化创意的外延和拓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肖正华/文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刘秀晨:确立北京市区古建园林文物体系 的资料
·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城市修补宜从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入手 [2016-06-15]
· 与城市更新有关的巴塞罗那市场案例分享 [2016-06-15]
· 杨雄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06-16]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四川制定《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016-06-1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