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中“遗址”即拆得仅剩地基的苏氏书塾。
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禅城区庆源坊69号的清代建筑苏氏书塾,昨日被发现已拆成平地。昨日下午,佛山本地网友向本报记者报料称:苏氏书塾被拆了!该网友昨日下午同时在佛山当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拆开发商胆大包天》的帖子,立即引来佛山网民热议,本报记者昨日下午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帖“这不是破坏文物,是毁灭”
“苏氏书塾是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商竟然把它拆了,真是胆大包天”。昨日14时28分,网友“佛山禅师”在论坛上发帖,立刻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截至昨日20时28分,帖子的点击率已达7535次,并有119名网友跟帖,哀叹声一片,有网友甚至悲观地表示:“估计祖庙唔出50年都会遭此待遇”、“拆的是佛山的根”;有网友直指:“这不是破坏文物,这是毁灭文物,胆大包天一词用得好”;同时,也有网友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新城市新建设理应大力推进”。
现场:一摊稀泥中,只剩下地基
记者昨日实地走访了苏氏书塾旧地,发现已成平地,书塾的地上建筑部分早已经不见踪影,留下的是一摊摊稀泥,在庆源坊69号原址,可看到原有建筑的地基尚在,周围是一片拆迁工地。附近街坊称:“大概是去年9月开始就拆了。”
禅城区文广新局文物保护科:
不是“被拆除” 而是“主动拆卸”
拆卸苏氏书塾地上建筑,只留下地基,是一种保护文物的做法。
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保护科一位姓任的科长表示,苏氏书塾不是“被拆除”,而是“主动拆卸”,网友和市民认为苏氏书塾拆掉了,那是一种误解。
任科长说,拆卸苏氏书塾地上建筑,只留下地基,是一种保护文物的做法。在苏氏书塾所处普君南片区即将拆迁的时候,曾说保留不拆,但为何却全部拆除。对此,任科长说此前确实计划不拆除,只是拆除苏氏书塾内改建的部分,但是,由于该书塾周围一直在拆迁,而且即将建设祖庙东华里改造项目的安置房,因此,拆迁工程和建设工程都在做,使书塾周围的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决定拆除保留地基。
任科长介绍,苏氏书塾大门上方的“苏氏书塾”四字石制牌匾,在目前整个禅城区内都较为少见,虽然苏氏书塾内改建的部分很多,但苏氏书塾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反映了清代佛山私人教育的繁盛。为此,在拆迁单位实施拆迁之前,文物部门对建筑物的构件进行了收集,并存放在仓库中,“主要是砖瓦和石头”。
据其介绍,拆卸完后,将在原有地基上重修,重修时有三个原则:1、原有基础;2、采访苏氏后人,回忆原貌并恢复;3、参考禅城区内同时代书塾的外观。任科长说,目前重修方案的设计图纸已经出来了,文物部门将进行审核、监管,保证让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和监理公司来操作,尽力保护、延续原貌。
但他也坦言,这种全部拆除到地基的做法,不是最好的办法,此前同类建筑也没有以这样的形式来保护。对于是否对文物的破坏,任科长认为“会有一定‘改变’”。他说,苏氏书塾的修缮,原计划去年年底就动工,但因为天气、周围拆迁施工等原因,迟迟没有动工,“尽快催促开发单位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