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近2年,昨日,11.3万平米的恩宁路规划方案初稿终于面世,公开征集市民意见。
按照规划,总拆迁地块内约20.5万㎡的建筑面积,将保留修缮6万㎡的历史建筑和1700m的石板路。14万㎡的破旧危房拆除后,将原地复建一批新的西关大屋和竹筒屋。大地涌与恩宁涌则将全部揭盖复涌。
据悉,整个恩宁路改造的总投资资金至今仍未明确,但是仅拆迁补偿一块的投入就将达到12.6亿元。
拆
建筑拆七成 大多在河边
据统计,整个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危破房等质量较差的建筑占了建筑总数的82%。此次将大面积拆除的建筑约14万㎡。根据规划图,这类建筑多位于大地涌和恩宁涌边,主要分布于元和街、钟巷、吉祥坊、大地新街附近一带。王世福称,这类无保留价值的房屋拆除后,将按照原有的街巷肌理格局,原地复建一批庭院式或天井式的西关大屋或是竹筒屋。
改
大地涌恩宁涌 揭盖复涌
目前,自西向东横穿整个拆迁地块的大地涌、以及流经拆迁地块东南侧的恩宁涌,都已作上盖道路,不复当年景观。此次规划,两条河涌总长约六七百米将全部揭盖复涌,美化原水系景观。
以八和会管为中心,将建成粤剧文化广场,以李小龙故居为中心建成武术主题广场,另外规划有特色风情餐饮区、大地涌休闲文化区和民间工艺原真体验区。
据介绍,考虑到防火和交通,改造地块内的建筑将抽疏,并拓宽和增建部分道路。
荔湾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打铜、粤菜点心、粤剧曲艺等西关民俗文化符号都将悉数引入占地11.3万㎡的改造地块。现代娱乐生活中的会所、酒吧也都一一具备。
为了维持这片综合旅游文化区的运作,恩宁路改造地块或将仿照上下九成立单独的管委会。
留
长1.7公里 石板路幸存
昨日,负责恩宁路规划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王世福,一再强调,恩宁路改造将进行一场“西关文化复兴”。按计划,恩宁路将保留6万㎡的建筑。
除了此前公布的李小龙故居、八和会馆、泰华楼和宝庆大押,以及恩宁路骑楼外,规划大量保留修缮的建筑,均是文物单位建议保护的17栋A类建筑和27栋B类建筑。两类建筑多分布于多宝路南侧、宝庆市和宝庆新中约一带、以及永庆大街、永庆一巷和二巷、多宝坊新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