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楼的窗台上,还有许多被拆掉的砖头扔在那里。“这些砖头怎么样?”
“还挺好的,有的还能用。”工人说。记者拿起一块砖,向地上掷去,砖头完好如初。
市民看法———老楼这样拆了太可惜
“这哪是修旧如旧,其实就是拆除嘛!我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另一位老先生比较激动。“这可是青岛的老建筑!这一砖一瓦都是百年的历史啊,就像长城的砖一样啊,怎么能说拆就拆了呢?”
“这到底是修啊,还是拆啊?怎么都说法不一。现在好像是在整修了 ,但是再修好的望火楼,得等到一百年之后才有原来的感觉了 。”行人李先生很疑惑地说。
有一个在附近居住的阿姨,跟施工的工人要了一块砖头回去,“这都是文物啊,我要拿回去做个纪念”。
还有一些人,对着残缺的望火楼,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拿着相机不断地拍照。“留个影吧,挺可惜的。”
业内人士———维修并不等于拆了重建
青岛的许多民间文化人士,对于望火楼维修一事,也非常关注。
“其实维修是好事。毕竟是老建筑了 。但我们觉得,修不等于拆啊。什么叫做修旧如旧?把它破的、坏的、不能用的部分给扔掉或者补好,让它继续它的生命力。修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老建筑的时间跨度,是我们看到它,就能看到一百年的历史,就能穿越时空,而不是把它修到一百年的样子,那叫修旧如初!”
“城市发展到今天怎么看出来?就是从这些老的建筑和现在建筑的对比中体现出来。没有了这些老建筑,整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已经残缺了,残缺了……”一位对青岛文化非常了解的吴坚先生告诉记者。
“我是青岛人,这一点,我非常自豪。我在外面说青岛话,我一点不觉得土,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个标记。像望火楼也是,它最根本的不在于它有多老,而是它是青岛那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青岛文化的符号,我们都对它有很深的感情。”
一位曾经去过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考察的建筑专家赵宝山说,“望火楼建于1905年,它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你能从它的身上,看到咱们青岛的百年。它就犹如一个百岁的老太太,你能给她割双眼皮、隆胸吗?”
文物专家———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报批
望火楼修缮的正常程序应该是怎样的?修缮时究竟可不可以对文物进行拆除?就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原青岛市文物局局长魏书训。
“望火楼属于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对于市历史优秀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国家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它的修缮或者维护都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报批。如果建筑物确实存在安全隐患风险,需要拆除的话,对于这些历史优秀建筑,最好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文物的隐患程度进行评估后再做决定。因为对于这些文物来说,它们跟普通的房子又不一样,它们是有特殊身份的。”魏书训说,“当然,如果经过评估和审批后,确实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也可能会对它进行拆除或修复的,其中最好有经过专家、部门对其进行评估鉴定的程序。”
“对于文化遗产类的房子或什么,我们一定要依法保护。即便是在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最好也要有充足的证据,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
当天下午,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望火楼时,工人已经开始陆续收工,锁门,走掉。现场又是一片安静,只剩下残缺不全的望火楼……文/图 见习记者 李楠 记者 李炜
新闻背景
望火楼诞生于1905年,它的前生实际是一处消防观察哨站,由胶澳总督府巡捕局消防队建设。望火楼身高16米,这在当今的现代都市建筑中,是个毫不起眼的小个子,但它占据着海拔高度为77米的观象山山顶。
在青岛,望火楼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即使今天,站在中山路和四方路路口,也会看见望火楼。它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屹立在观象山,一站就是一百年,陪伴这个城市走过动荡起伏的20世纪。2006年,望火楼旧址在青岛市规划局列出的《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名单》通知中,被列为市级历史优秀建筑。位列第101名。
对于历史优秀建筑的修缮、扩建等工作,鲁政办在1999年 3月17日签发了《关于做好全省历史优秀建筑保护工作的报告的通知》,通知里规定对历史优秀建筑不得擅自修缮、改建 、扩建或变动建筑物主体承重结构的大修。市地级历史优秀建筑的修缮、改建 、扩建及变动建筑物主体承重结构的大修,须报市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因国家建设特殊需要对历史优秀建筑进行迁建或拆除的,市地级历史优秀建筑先报省建委审查同意后,由市政府、行署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