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里一桥,百尺一河,里许见小村,二里迎大宅。清溪小桥连着南弄北街,界浜流水挽起东行西市……”《高桥胜迹》一书里描绘的古镇水乡风貌,将在高桥老街重现,人们可踩着“弹格路”,感受老街风情。记者近日获悉,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和高桥镇已启动高桥老街保护性修缮,争取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完成改造。
高桥镇是浦东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浦东全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名胜古迹、名宅故居都在该镇。而该镇大部分名宅故居集中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高桥老街,因此高桥老街被市政府列为历史文化风貌区。高桥老街依“丁字”形河道而建,分为东、西、北街,总长约2000多米。随着时间推移,老街上的建筑因各种原因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街,区、镇政府启动老街保护性修缮工程。根据规划,将采取“留、改、补、拆”等方式对老街街面房进行修缮,同时完成管线改造,恢复老街“弹格路”。去年,区、镇政府共投入2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西街150米初步改造工程和部分建筑的修复工程。
近日,记者来到高桥老街,踩着“弹格路”走进西街,只见黑瓦白墙、圆形山头,屋脊一排黑色立瓦作鸟尾状微微翘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老高桥”。西街两边,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凌氏民宅、钟氏民宅等已整修一新。当地人告诉记者,高桥出“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和绣针。高桥的营造商更是远近闻名,这些营造商在外滩承建了近四分之一的大楼,同时也在家乡留下了杰作。“这些建筑用料考究、工艺精良,我们将严格按照历史资料将它们‘修旧如旧’。”负责老街保护改造项目的陈美付说道。
老街上还开出了历史陈列馆、茶馆店等,高桥人家陈列馆和绒绣馆正在筹建中,让世人感受“老高桥”文化。4月1日,清溪茶馆在东街正式开门迎客。“过去的高桥镇,不出5米就有一个茶馆。”11岁起就跟舅舅孵茶馆的“老高桥”顾老伯说,“没想到今天又能在家门口孵茶馆了,啜一壶香茗,听一天吴侬软语的评书,只需花3元钱。”茶馆开业以来,几乎日日爆满,其中有高桥人,也有慕名而来者。
据介绍,今年,区、镇政府还将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老街改造,7处优秀历史建筑将得到修缮。同时,在保持老建筑外立面风格不变的前提下,相关部门还将通过改造老建筑内部生活设施、拆除违法建筑等改善百姓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