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重庆危旧房的“人文”改造

时间:2009-02-17  来源:新浪网  作者:刘亢 王金涛 徐旭忠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政府支付“和谐成本”确保让利于民

实施危旧房改造,最易滋生矛盾的是拆迁安置环节。为此,重庆在启动之初就立下“为民拆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四项要求。

为使“为民拆迁”落到实处,重庆市支付了巨大的“和谐成本”,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去年底重庆市就开始调查,摸清群众诉求,先后20余次修改补偿安置方案。凌月明副市长介绍,重庆市为此次危旧房改造出台的各类惠民政策总计上百亿元。这些政策性投入包括危旧房改造配套政策、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安置房建设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四大类上百项条款。

为使危旧房片区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在改造过程中,重庆市区两级政府还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及管网改造等公益性项目,并规定危旧房拆除后50%的土地用于绿地建设,让市民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生活。

由于政府必须先行垫资对改造地块予以拆迁,因此重庆危旧房改造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紧缺。目前该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进危旧房改造。渝中区委书记刘强说,今后3年,渝中区财政将为危旧房改造支付70亿元,政府适当负债经营没有问题,因为渝中区危旧房改造将和产业调整相结合,最终带来产业大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危旧房改造既能改善民生,又能谋求发展,基层政府“和谐成本”该支付,也支付得起。

支付和谐成本不能脱离法律轨道,分享发展成果的民生机制也需透明阳光。重庆市明确要求在拆迁过程中,必须做到拆迁政策、被拆迁人情况、安置房源、困难群众、补偿安置结果、保障机制六公开;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算盘算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杜绝以突破政策推进拆迁以及私下承诺放水走人的情况发生。

为城市留出呼吸的空间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危旧房改造不仅是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工程。运作好了,能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生产要素的进入,对重庆未来的良性发展大有益处。他要求,危旧房改造必须按照“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规划原则进行,不能拆除一片危旧房,立起一片“水泥森林”。

重庆市对改造片区建筑量进行了调减,努力增加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明确规定危旧房改造后要确保绿地率达到50%。

“现在人们是盼住房,几年后,就该盼绿地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说,“城市规划建设要看长远,逐年提高主城的林木覆盖率,让城市变得舒适宜居。一个大都市即使经济发达,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也难有吸引力。”

重庆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张远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座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重庆已制定相关政策,在滨江地带营造出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而不是把这些最好的资源提供给房地产商开发高楼,遮山挡水,从而突出宜居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

渝中区牛滴路危旧房片区紧邻闹市,可谓寸土寸金。然而,渝中区决定危旧房拆完后不再新建房屋,而是建一个长1.8公里、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亲水滨江公园。南岸区也以危旧房改造为契机,精心打造青山绿水景观,规划三至五年内,建设10个大型公园和100个小游园。

在进行危旧房改造的同时,重庆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畅通城市和森林城市。这使得重庆在破旧立新时,在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建筑风格上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视野。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宜居是危旧房改造的核心,要处理好山城、江城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建筑的形态、布局、层高、密度等。要按照整体空间布局的要求,完善城市空间环境框架,搞好开放空间、广场、步道、城市阳台等功能和空间要素的合理布局,做到显山露水亲绿。他认为,环境就是生产力,推窗见绿的良好生态必然引来投资兴业者,为城市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特质和灵魂。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副院长李和平认为,重庆的危旧房改造在吸取有关教训中,注重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努力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

作为重庆主城区中央商务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江北嘴,在规划建设中传承历史文脉的做法值得借鉴。江北嘴曾是一个拆迁总人口4.8万人,拆迁房屋面积122万平方米的危旧房片区。在规划建设中,专家们采用“记忆之城”与“未来之城”双城结构。“记忆之城”延续古城格局,保留了明玉珍墓等古代遗迹,还复建部分民居;“未来之城”则集中建造金融贸易中心等项目,展现商务区繁荣向上的现代特征。中央商务区内现代建筑和古代遗迹并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相辉映。在洪崖洞改造中,重庆把这片破烂的吊脚楼打造成“悬崖上的吊脚城,记忆中的老重庆”,现已成国家4A级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在化龙桥片区改造中,重庆还准备复原数万平方米的川东民居风格建筑。

重庆市长王鸿举强调,危旧房改造工程要注意把重庆丰厚的历史遗存、民俗风情、自然特色保护起来。为此,重庆市要求各区县在实施危旧房改造前,必须对辖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弄清“家底”,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实证、传统风格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和街区,实施原地和原址保护。目前,重庆市已委托专家对渝中区下半城街区、南岸区弹子石、巴南区鱼洞老街等一些历史街区和建筑进行考察,制订保护方案。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重庆危旧房的“人文”改造 的资料
· 重庆将建“海绵城市” 变的会呼吸 [2016-03-27]
· 重庆拟开启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2014-12-19]
· 广东与英国合作“旧城改造” 试水可持续发展城市 [2014-11-14]
· 重庆:人行道宽度不足5米不得设占道停车点 [2014-11-13]
· 郑州-重庆万州高铁获批中部再添开发主轴 [2014-10-1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