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上海老城厢历史建筑面临险境 名人故居一片狼藉

时间:2009-01-15  来源:中新网  作者:林明杰 郭新洋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日前,本报读者曹亚平来信反映,老城厢北施家弄146号的老建筑面临被拆迁的危险。这样的建筑在老城厢很少见,希望呼吁保护。这位读者曾于2000年向本报呼吁保护钱业公所。本报记者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并作报道,最终钱业公所被整体迁移保存,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曹亚平这次呼吁保护的建筑位于原钱业公所的对面。

记者将此信转给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引起高度重视。昨天,文管委有关负责人邀请市规划局专家赵天佐、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史专家薛理勇等一同前往现场察看。

陆伯鸿故居一片狼藉

七拐八绕,好不容易在一片残垣断壁拆迁工地中找到了北施家弄146号。建筑沿街的北外墙看上去并不起眼,有点特别的是在三楼外墙上隐隐可见十字架的印迹。走进去才发现这幢建筑有气势——由3幢楼房和两个院子组成。北楼建于1910年,为3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采用的是清朝传统的建筑工艺,但整体结构却是西式的。大门两侧从一楼到三楼均有罗马柱,走廊栏杆系水泥浇注,为民国风格的宝瓶式。第二幢建筑是上世纪30年代最时髦的、美国流行过来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钢质栏杆阳台、钢窗,整体造型简洁流畅。

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薛理勇一见这栋建筑,就对记者说,这应该就是老城厢大名鼎鼎的陆伯鸿故居。“你知道陆伯鸿的地位吗?比你过去写过的王一亭分量更重啊!”薛理勇说。陆伯鸿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光绪元年他出生于上海南市区,18岁考取秀才,后曾去法国考察学习4年,参与编纂《法华新词典》。他创办了第一家民族资本钢铁厂兴和钢铁厂(上钢三厂前身),以及南市水厂、华商电车公司(如今的11路电车曾属于这家公司)和大通轮船公司,曾任华商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闸北水电公司经理、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委员长,是第一批进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5位华人董事之一。

陆伯鸿一向热心于慈善活动,先后开办了7所慈善机构:新普育堂(20世纪上半叶上海最大的收容社会弱者的设施)、上海普慈疗养院、杨树浦圣心医院、中国公立医院、南市时疫医院、杨树浦诊疗所、北京中央医院。陆伯鸿虽然早已是名闻上海的巨富,但他经常到新普育堂,系起围裙,照料那些病人,而且还让他的几个儿子站在一旁,让他们学会怎样善待穷人。他还创办了5所中小学。他还是有国际影响的天主教人士。他的小儿子陆薇读至今仍住在这幢老建筑内,现年96岁,已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历经沧桑的陆伯鸿故居内一片狼藉,一些墙面也被损毁。“好在总体框架保存完好。”市文管委地面文物保护处处长谭玉峰说。

据悉,有关职能部门已发出指令,停止对陆伯鸿故居的拆迁,等待进一步考察论证。

沈家大宅东南角被拆

看完陆伯鸿故居,顺路在周围逛了逛,在花衣街和王家码头街路口看到一幢东南角已被拆的老宅子,便走进去看看。一看不觉大吃一惊——这幢老宅的精美尤胜陆伯鸿故居一筹!马上招呼文管委专家一起来看。这些见识过无数历史建筑的“老法师”们走进宅院都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噢!”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

这幢大宅前后共有四进。穿过第一进门埭楼,为第一进前院。院前正中设仪门,两侧用大青砖砌筑防火墙。进入一扇黑色石库门,就是第二进的五开间的官厅。正厅高大宽阔,雕梁画栋,圆柱上方有镂雕精细的翼状木饰,似乌纱帽的叶子。居民说,人称此为纱帽厅。

整幢大宅的精华部分是第三进的正宅。无意中走进第三进天井,眼前的景观让人惊叹不已。这是一幢非常漂亮的五开间三层楼圈廊式建筑,一楼的每个开间都建有一大两小的3个红砖拱券。正宅的二楼和三楼围绕着天井建有漂亮的回廊。二楼回廊的铸铁栏杆是欧式花纹的,而三楼却是中式寿字花纹的。美轮美奂,玲珑剔透。

记者查索资料,发现这应该是清代著名沙船业巨商的沈家大宅。

清代上海沙船业的巨商有“朱、王、沈、郁”四家。福建来沪的沙船商沈家的大宅院,初建于咸丰十年(1860年)。这座大宅还有个很奇特的地方,就上海其他地方的大宅院习惯坐北朝南来建造,而它是坐西朝东,据说是象征沙船业面向大海的传统。民国初年(1920年),沈氏家族衰落, “沈家大宅”被卖给了上海另一位沙船商严同春。严同春对其进行了西化改造,添置了现代化卫生设施。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上海老城厢历史建筑面临险境 名人故居一片狼藉 的资料
· 宿迁:沭阳保留历史建筑 城市规划不忘“美丽乡愁” [2015-10-27]
· 国务院:历史建筑和公园严禁设立私人会所 [2014-10-28]
· 赵中枢:关注历史建筑保护 [2014-09-29]
· 北京三成名人故居沦为大杂院 [2014-07-04]
· 观点:历史建筑“异地收藏”是个伪概念 [2013-11-0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