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实施城中村改造,不仅是为了城市形象和功能提升,更是为改善民生。城中村革命,正在昆明如火如荼地进行。5年内,西山区将把115个城中村打造成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区。
本来就是灵幽之地的西山将给昆明城市记忆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5年完成55个片区“城中村”改造
西山区共有7个街道办事处,6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791.14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703.14平方公里,坝区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西山区常住人口68.49万。
西山区主城建成区范围内共有126个“城中村”,市规划部门确认为115个点,综合考虑各“城中村”片区功能、区位等相关因素,区规划部门经征求各街道办事处意见,将115个点整合为55个片区,“城中村”占地面积约40157亩,总户数28827户,“城中村”房屋总建筑面积1240.93万平方米,共计29987幢。
西山区“城中村”改造的奋斗目标是: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区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变农居混杂的管理体制,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村民居民化,就业社会化、管理社区化,将“城中村”改造为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
打造高原湖滨生态城区
西山区副区长杨勇明表示,要努力将西山区打造成一个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区,并力争此项工作在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几年来,西山区走过了从农村到城郊结合部,再到“挺进中原”,成为昆明主城中心区之一的发展历程,随着工作重心逐步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城市转移,城市经济日益凸现。尤其是西山区约400公里的滇池流域面积,全长约72公里的湖岸线,使西山区可以“扬长避短”,城市建设规划就是要错开其他三个区没有的“水”这一资源优势,围绕滇池和草海来做文章,突出“高原水城”的特色,打造昆明城市的新客厅。
目前正在进行的城中村改造,西山区就是通过“单点突破”的方式,营造示范化和标准化,逐步推进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其他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努力向实现滇池流域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迈进。
今年,西山区将完成791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主城12个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完成滇池西岸(高海公路两侧)规划工作。同时,重点完成西山区山水城市的形象设计工作,抓好城市空间设计、城市建筑外观形态设计、城市天际线设计,确保建筑的主体风格、主体色调既有特色又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我们希望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得农民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更有利于城市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建成组织健全、环境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区居委会。”目前,西山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杨勇明信心十足地表示:“这无疑将是一个全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