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拉萨市将迎来中央文明办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综合测评。能否巩固多年来的创建成果,能否将拉萨人民现代文明的新形象充分展现出来,是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的关键。
西藏日报从7日起开辟《全民参与 共创文明城市》专栏,采撷拉萨市“创城”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反映“创城”给城市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做起,积极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当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做文明言行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不断提升文明素质,促进古城拉萨全面发展。
园林、环卫、城市执法等窗口行业设立投诉或咨询电话,市民对供水、绿化、渣土管理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均可拨打服务热线;市政道路开设盲道和残疾人通道,以人为本方便残疾人通行;对全市机动车道破损的路面及时进行修补,使道路完好率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拉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增加公园设施,从道路修补、路灯设施维护等工作着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达到各类公共设施与环境相和谐,广大市民共享文明城市之美。
为打造古城新面貌,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今年,拉萨市加大市政设施的维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力度,对“3·14”事件中受损设施及时修复,完成市区18处交通信号灯、4000余盏路灯和20余处站台广告牌、指路牌的维修、更换,使路灯亮灯率达95%;完成北京东路人行道彩砖的全面更换和被损毁水泥路面的补修,完成宇拓路32套座椅、800余柱护栏、1000余米链条等市政设施的全面更新;完成大昭寺广场及藏医院门诊部前绿化带被损毁的838米花坛石头和500余米绿化铁护栏的修复和刷新;完成市区主要路段14处十字交叉口交通护栏的维修和刷新。同时,对市区14座公厕进行残疾人蹲位改建,完成朵森格路全段路灯杆的更换,增加亮度,在市区民族北路、德吉路等路段新安装环保果皮箱300个。截至目前,共修补市区道路沥青路面1795平方米,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看市民生活居住环境是否得到明显改善。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2007年以来,拉萨市相继实施娘热路、民族北路、巴尔库路、德吉路北段、色拉路北段、夺底路、空指路等10余条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实施了中干渠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完成了金珠中路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达31148平方米,实施了罗布林卡和大昭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了多座小型公园、街旁游园,在布宫广场、江苏路、大昭寺广场等地段摆放花钵220个、造景摆花10余处,在城市主干道悬挂灯笼和彩球3万多个,完成了市区巴尔库路、民族北路等路段41万株苗木的栽植,在市区主要路段和重要景点补栽各类苗木及花草13.5万株,形成了整洁、舒适的绿色景观,优化了市民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拉萨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35%,绿地率达30.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3.24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6%。
过去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设施人为弄脏、损坏现象如今已得到遏制,文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今年以来,拉萨市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开展“爱护环境卫生,共享文明城市”主题活动,确保公共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目前,老城区和幸福小区、扎基小区、统建小区等6个小区基本做到路面硬化、排水设施完好及路灯完好,其它基础设施未配套的12个小区已列入城关区统一改造规划。按照建设部关于城市公交港湾式站台的布局标准,拉萨市确定了以500米、800米和1000米的间距设置公交港湾式站台。目前,全市62条道路已建成50个完整的公交站台,有90个港湾式站点,公交站点的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另外,拉萨市城市道路的斑马线、隔离栅栏的设置均按照国家标准和实际需求设置,能够方便乘客上下车、过马路。同时,制定了《首期廉租住房第一批保障对象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管理办法》,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