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发布 聚焦低碳城镇化

时间:2013-11-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据我们监测,206个县出现了372次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举例说,高温极端天气已经频繁出现在中国。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今年夏季高温热浪,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集中,东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江南及贵州等地伏旱影响严重;生成和登陆台风数量偏多;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繁。

显然,越来越多的城镇正在遭到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也在加剧气候变化,因为城市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体。

目前,中国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的90%,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座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

气候变化与城镇化已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气象局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主要聚焦于低碳城镇化。

“城镇居住人口已超过50%,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科院院长王伟光指出,因此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时必须结合城镇化。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发言人瑞吉特·利奥尼指出,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容易遭受灾害影响的两大因素。

本报记者了解到,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条件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加剧大气雾霾现象。

高碳锁定逐渐形成

《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

届时,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目前欧洲只有35座类似规模的城市)以及23座五百万人口的城市。到2030年城市经济产值将占全国GDP的90%。

为此,未来20年中国需要修建400亿平方米的建筑,这样的规模堪比十个纽约市的大楼数量。城市人口的激增对城市承载能力提出了诸多挑战。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城市在社会服务、资源、能源等方面同步供给,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满足投资需求,中国城市将消耗全球能源的20%,并消耗最高可达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四分之一。

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锁定正逐渐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表示,“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这也要求我国必须走低碳路线。

气候变化是雾霾原因之一

“谈及城镇化,就不得不谈及雾霾”,国务院参事、前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也不得不谈到气候变化。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成因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人为影响因素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因素影响相结合的结果。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例如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此外,大城市比小城镇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还呈现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多、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

除了人为因素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条件也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原因,具体包括静稳天气加上高湿、混合层薄、降水日数减少等,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宋连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燕华对本报记者强调,“事实上造成气候变化以及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大都是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燃烧。”

对于中国而言,接下来城市继续转型发展,但是转型的抓手是什么呢?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是空气污染”。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发布 聚焦低碳城镇化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