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耗费巨资进行河道整治,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使河流遭受严重损害。——俞孔坚
如何让水景观不成为“水泥池”?是目前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缺水的情况下要严格限制建设水景,死水景观大多数本来就不应该获得“准生证”。——李迪华
构建健康城市水环境的10个阶段,包括大型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分散点源治理、市政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城市径流污染治理、城镇污水深度处理、近郊农业点源治理、近郊农业面源治理、内源污染治理、构建健康可持续水生生态系统等。——王洪臣
没有把雨水收集写入城市建筑规范,很多城市只考虑排水不考虑雨水收集,把排水和雨水收集变成了一对矛盾。——张鸿涛
水之于城市犹如血脉之于人,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水处在生态系统诸多要素的中心地位。拥有和谐生动的水环境,一座城市才有灵性与活力,才有人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在我国,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水环境却在不断恶化:水质恶化、水量减少、洪水和内涝频发,不但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还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城市水环境已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系统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很多城市有所醒悟,但却在水环境治理和建设方面不同程度陷入了误区。比如,对城市河道进行人工改造,使其失去调蓄水源的自然属性;盲目建造城市水景观,认为“有水有绿”就是生态景观;再生水直排水景观,造成环境风险;城市只考虑雨水排放,不考虑收集利用等。针对这些误区,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此探讨如何走出误区、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更多城市提供参考。
1 谁让河流吃错了药?
吃错药使河流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是人们片面的整治行为,如高堤防洪、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和高坝蓄水等
城市往往依靠河流崛起,河流在为城市提供生命之源的同时,却被城市发展改变了本来面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河流景观的破坏日益严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
污染导致的河流水质差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上海市曾因大量污水直排河道,水质状况令人担忧,黄浦江的水质甚至为劣Ⅴ类;北京市河流水质情况也不乐观,西北部Ⅲ类、中部Ⅳ类、东南部Ⅴ类。
另外,城市河流水系本应发挥调蓄水源的作用,但在人为改造河道的过程中,河流渐渐失去了这项功能,也导致干旱断流和洪水成为城市河流水系面临的严重问题。
综观我国南北,流经城市的河流几乎都被改造和整治过,大到长江,小到北京的清河,无一例外。如西安浐河被拦腰截断,河流失去了连续性;钱塘江两岸筑起了20米高的水泥防堤岸,自然景色受到侵蚀。
俞孔坚说,耗费巨资进行河道整治,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使河流遭受严重损害。而这些“错药”就是人们片面的整治行为,如高堤防洪、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和高坝蓄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