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相关专家呼吁,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走跨越式绿色发展道路,探索其路径、机制和举措,是当前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
“以"赶转"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这一新模式将有望帮助西部走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两难处境,”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在古城西安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说。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政府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资源、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目前正承受着追赶东部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探索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和新举措,是当前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魏后凯说。
“如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举或许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中国完全有机会和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加拿大魁北克代表团团长埃里克·帕克特表示。他率领由17家公司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赴西安参加此次展会。
魏后凯说,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这主要是依靠资源性产业和投资的高速扩张以及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三废”的高排放来支撑的。
2009年,西部地区万元GDP能耗高达1.5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2.65吨标准煤,分别比中国平均水平高41.4%和47.2%。西部地区万元增加值三废排放量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让世界惊羡的经济发展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帕克特说,现在,中国西部有机会呈现出一个“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模式。
这个月底,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开幕。从被人厌弃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到生态型城市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将向世界展示中国腹地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示范区。
“陕西的色调正在从黄土高原的"黄"变成生机勃勃的"绿"。”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军说,西安世园会就是用6年时间创造了一个生态治理的创举,而这也给百姓和投资者对西部发展带来信心。
资源、能源富集是西部的天赋优势,但这里的生态环境也非常脆弱和敏感。沙尘暴、泥石流、洪灾,脆弱的生态则正在用一系列灾害惊醒着负重发展的西部。
“十二五”期间,中国也将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以西部地区富集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为例,中国政府明确了在稀土开采、加工以及对国内使用和出口实行同等减量限制的措施。在调高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关税之后,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从4月1日起统一调整,上调幅度逾10倍。
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新五年规划的政策支持,西部大多数省份也都提出了“赶超型”发展战略。2011年,不少西部省份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都超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