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活动将再次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大家纷纷以熄灭不必要的灯一个小时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对节能环保的响应。
种种能源浪费现象仍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这说明节能意识有待于提高。在抓好节能工作,培养人们、企业良好节能习惯的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方面应加大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先进节能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的积极性。现实日常生活中,遏制能源浪费行为,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和积极性是根本之道。同时制度约束也不可或缺,只有把引导培养民众提高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政策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才能做好节能工作。
如何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节约电能呢?这就要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用电脑时把显示器关掉;打印机、复印机不要时常处于待机状态,白天用自然光照明;电视在待机状态也耗能,睡觉前关掉电源,夏天空调调高一度,节电7%,电视屏幕调暗一些,节能又护眼……注重这些生活中节能的小窍门和细节。
然而,节电节能工作不能只靠民众,在电力消耗总量中,工业用电量最大,在工业企业中推广高效的电动机、变压器,节能的效果会很明显有效。如电动机提高1%的效率,那节能的数目是相当可观,因为60%的工业企业耗电量是由电动机消耗的。对此,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是加大扶持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以提高耗能企业采用节能产品的积极性。另一面要遏制浪费能源行为,检查执法力度也亟须进一步加大。
只有抓好制度落实,才能显示制度的严肃和权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同,才能促进企业和民众的节能意识的提高,让节能成为一种习惯。
关爱地球,从我做起。笔者也在此倡议每个家庭、企业及政府机关在3月26日晚8:30—9:30,熄灯一小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共同维护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地球,别让每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