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于近日出台,并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广州市的计划,今年广州的垃圾分类率力争达到50%,2012年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市民只需从最基本的干、湿垃圾分类做起……
居民只需把干、湿垃圾分开即可
“据我们调查,90%以上的市民赞成生活垃圾分类,但90%以上的市民没有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广州市城管委表示,这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机场应该是聚集人群素质比较高的区域,广州市在白云机场新添置了十几个分类垃圾桶,但旅客仍难以按分类提示丢弃垃圾。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南浦岛上的海龙湾小区,是番禺最早的垃圾分类试点和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日前,记者来到海龙湾小区,垃圾分类箱随处可见,但桶内的垃圾完全没有进行分类,所有的垃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都统统混在了一起。
对此,主管部门认为是小区居民不按分类提示扔垃圾,小区居民则认为他们按垃圾分类要求扔了垃圾后,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一到,又将分好类的垃圾混到一起,小区居民的分类也是白分。
在另一个试点小区广州市东湖街五羊南社区,居民王伯认为,垃圾分类试点的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因为宣传不到位,面对不同颜色的4个垃圾桶,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究竟怎么分类,垃圾桶上也没有清楚标明所应投放的垃圾种类。
本次出台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确定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垃圾分类工作原则,先将餐厨垃圾分类出来,然后逐步对其他垃圾进行进一步细分。
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林琦介绍说,居民在家里只需要把干、湿垃圾分开就可以,丢到楼道里的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桶里;在环卫工人那里,再将其中的干垃圾分出可回收垃圾,到了回收站又会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广州多措并举,去年生活垃圾日填埋、焚烧量下降1.2%
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介绍说,虽然说垃圾分类试点效果并不理想,但2010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对粪便、死禽畜、绿化垃圾、餐厨垃圾、零星余泥、再生资源等具有一定特性的生活垃圾进行分流,防止混入普通生活垃圾。普通生活垃圾则分成四类:可回收物由环卫服务单位分类回收后二次分类;再生资源通过回收网络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厨余垃圾等有机易腐垃圾压缩脱水率达到15%;有害垃圾由各区城管部门结合现有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广州市2010年生活垃圾日填埋、焚烧量较2009年下降1.2%,日处理量减少14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