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达3亿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将开启上千亿元的新产业机会。
记者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等15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报国务院审批,将于2011年初下发。
住建部环境卫生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晶昊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固废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告别了技术之争,在2011年进入市场开放阶段。
据悉,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量约为3亿吨左右,按照每吨处理成本100元计算,处理运营市场将达到300亿元,加上工程投资、技术投资等,因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将带动上千亿元的市场。
两难处境
一方面是“垃圾围城”,另一方面是处理厂难建。
“这个工作国务院高度重视,可能还要开专题会来推进这个事情。”住建部一位负责人日前在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上透露,经过住建部等15部委联合制定的“意见”,已经上报国务院,经过国务院批准后,将下发。
“意见”中提出了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目标、指导方针等具体内容。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监蔡健升表示,“意见”出台后,对于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将很有力度,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据悉,本次“意见”制定是在国务院直接安排下进行的。2010年,关于“垃圾围城”的报道屡见报端。国务院有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安排住建部等部门进行研究。
2010年5月,住建部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展开了专题调研。
河南安阳市住建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住建部先向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下发了调研表,需要填报的内容包括各地垃圾处理的技术、运营管理方法,以及一些重点的案例等内容。
随后,住建部等部委还组成专门调研组,对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调研。
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很多投资资金和运营公司这几年都在“跑马圈地”。
“意见”出台后,虽然对地方政府垃圾收集率、处理率等问题提出了要求,但是多数城市的垃圾处理项目已经进行了市场化运营,转让给市场公司代为经营。
一个让调研组关注的问题是,目前各个城市的垃圾处理项目的运营费用都是由政府财政资金出资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财政继续支付垃圾处理费的资金链能否持续?
此外,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居民对抗垃圾处理厂建设的问题。哪个地区的居民听说垃圾处理厂将建设在周边,都会进行上访、抗争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