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达标
【回顾】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10%,“十一五”规划确立的这一约束性目标能否按时完成,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9月,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揭晓答案:污染减排提前达标。
从一度不降反升到最后一年二氧化硫出现小幅反弹,达标之路坎坷曲折。将污染物减排列为约束性目标,反映了政府治污的决心。与“约束性”紧密相联,是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是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确立。
【点评】减排达标不等于大功告成,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基数依旧非常巨大,“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氨氮等也将成为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约束性目标。未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都对减排工作形成巨大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污染物减排是一场持久战。
垃圾围城
【回顾】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去年全国600多个城市总共只清理1.6亿吨,1/3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目前,垃圾突围战虽已打响,但对垃圾处理方式的争议却在持续……
面对垃圾围城,已经有不少城市行动起来,但“一烧了之”还是不少城市目前的选择。
【点评】政府需要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存在的误解,更需要认识到,垃圾减量才是破解围城的根本之道。解决垃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年平均投资在400亿元以上。垃圾这个事,干好了,“钱”景光明;做不好,贻害无穷。
环保税
【回顾】“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开征环境保护税”,再次点燃了人们对环保税的关注。关注的出发点非常复杂,有人指望它能够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也有人担心它会增加负担。
【点评】“环保税”在人们心中热起来,折射出人们对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环保不达标就停贷;企业要上市先过环保关;建立绿色壁垒将污染产品挡在市场之外……几年来,相关部门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证券不仅为环境保护保驾,也正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护航。
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好的环保政策,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开始了。
千年极寒
【回顾】10月6号,南方某报刊登一则题为《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中国或难以幸免》的报道,提到千年极寒将要袭击欧洲,还提到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报道被各媒体纷纷转载,一时之间,千年极寒这个词语火遍中国,甚至对股票市场、取暖物资市场造成了影响。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随后发表声明说,有关欧洲将经历千年来最冷冬季、冰河世纪将再现的说法系误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欧洲的气象学家从未发表过这样的预测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