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装车,可停三环一周
按2009年669万吨生活垃圾计算,北京市日产1.83万吨生活垃圾。有人说,如果北京将自己一天的垃圾装满卡车,至少可以停满三环一周。
据悉,目前我市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共25座,其中,转运站6座,综合处理厂4座,填埋场15座,垃圾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每年占用土地500亩,大量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五环、六环外存在一个垃圾围城,大大小小近100多个垃圾处理厂,多数规模在上万平方米。”一位长期从事北京水资源保护的专家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道,“大量的垃圾令土壤消化不良,长期也会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对周围空气质量也是挑战。”
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在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展上公开的一组反映北京垃圾的《垃圾围城》摄影系列就平静的告诉我们,垃圾正在吞噬城市。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城市每年产生固体生活垃圾1.5亿吨,存量已达70亿吨,增长率高达10%,居世界首位。
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聂永丰也表示,“三分之二的中国城市面临‘垃圾围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反映了事实情况。”
————市民观点 ————
加大垃圾分类力度
海淀区甘家口社区杨某:电子垃圾谁来管?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会逐渐淘汰一些旧的电器。上次家里的旧冰箱要换,可是卖给收旧家电的才25元,还跟求着他们要似的,朋友家的干脆就不卖了,让它闲置在家里,但又占地方。这类垃圾会越来越多,政府完全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收购处理或者送到偏远地区去。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游某:应该加大垃圾分类教育,光靠人们自觉也不行,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才能让垃圾分类真正行动起来。我经常看到同学领到一大堆传单,一看不感兴趣就随手扔进垃圾桶,完全没有分类意识。
在日本交流学习的张某:垃圾也是资源,这在日本尤为明显。外国人初到日本都会被房东交代垃圾规定,到现在形成按时间、按类别处理垃圾的习惯,特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