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16~20亿平方米左右。在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低碳楼盘的潜力不可低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一时间,“低碳”便成为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低碳”元素如沐春风,吹遍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在低碳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房地产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低碳”楼盘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
现行建筑99%属高能耗
时下,“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等一系列的前沿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业界称,2010年的房地产业,将吹响低碳地产“集结号”。一位经济界人士设想,今后的房子能否都贴上“标签”,楼盘被打上“等级”,标出能耗多少,做得好可以高卖,做得不好就低卖。像现在家电、冰箱贴上能耗标识一样,达到多少级国家补助多少钱,没达到最低标准的不允许卖。
这是人们对低碳住宅的畅想,然而,要真正走到这一步,还有许多路要走。
据了解,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20亿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现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据悉,到2020年,中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少达到1.5万亿元,而在世界范围内,2009年低碳建筑产业却以60%的速度增长。
据美国咨询机构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报告中的预测,2013年低碳建筑的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即906亿—1400亿美元。
住宅低碳技术不断进步
据了解,我国低碳住宅技术从20世纪80年发展起来,至今已取得较大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也培育出一批产品质量好、企业声誉高的骨干企业。
首先,住宅低碳技术科研成果显著。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的69项,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适用技术研究与珍珠岩保温砂浆、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旧房节能改造、保温复合墙体和屋面、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已建建筑节能改造、空心砖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房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等。
其次,部分节能产品产业规模上也有长足的发展。比如,我国外墙外保温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实现从无到有,当前产量规模已占全球第一,拥有包括模塑、挤塑聚苯、聚氨酯、岩棉、酚醛、浆料等多种保温材料和贴、喷、抹、模板内置等多样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