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住宅开始探索之路
事实上,所谓的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与目前我国推行的"绿色建筑"是基本一致的。
在大环境很难立刻实现改变时,很多理性的开发商通过节能环保型技术应用,为社区“小环境”带来了极大改善,还有一些典型的社区将低碳理念纳入到“品质生活”的内涵之中。可以看到,“低碳”理念已经不容忽视地走进了人们生活。在上海,有作为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已经开始了对低碳住宅的探索之路。
用产业化固定低碳模式
在低碳地产的发展道路上可以看到,领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万科地产在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很大程度体现在推进住宅产业化方面。在王石看来,房地产业向着低碳、绿色方向发展应该“早准备,早主动;不准备,很被动”。
住宅的产业化,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能显著减低建造过程中的能耗、水耗和材料的消耗,仅能耗一项就比传统施工方式降低20~30%。住宅产业化的实现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的整体质量,并降低住宅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噪声污染、二次装修污染等。比如,产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将使钢模板等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得以提高,建筑垃圾约减少83%,材料损耗约减少60%,可回收材料约增加66%,建筑节能达50%以上。
万科敏锐地把握了住宅产业化的趋势,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拓了一条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路径,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住宅产业化的奠基者,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区域开始工业化项目的实际操作。
上海万科新里程20、21号楼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万科首个市场化的工厂化住宅项目,标志着万科的住宅工业化告别了纯实验阶段。新里程20、21号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除梁柱和少量现浇楼板外,其余外墙板、楼梯、阳台和楼板均为工业化构件,预制率为36.8%。
设计理念注入低碳元素
申城首个低碳办公示范区在“印象钢谷”诞生。对于这一全新产品,开发商望源企业的解读是:用高生态的低碳森林别墅,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活、休闲、办公环境。企业家们从此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节奏,尽享私人空间。
位于上海宝山区潘泾路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素混凝土建筑群,是素混凝土、钢、玻璃的完美组合。素混凝土建筑无华丽的立面装饰,完全依靠自身结构设计与内部空间取胜。印象钢谷将素混凝土元素在建筑中发挥到了极致,摒弃了多余的线条,注重立体构图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将“素面朝天”的建筑精神充分表现。运用素混凝土,节省了一次性瓷砖贴面、花岗岩大理石和粉刷层,避免了开采石材时对大自然造成的人为破坏;水泥就地取材和搅拌成混凝土产品,也减少了在运输过程当中对能源造成的浪费;而对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技术改进后,原本素混凝土单一结构功能,又被辅以装饰效果,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