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当双博馆在西区矗立起来时,被称为扬州文化的“新地标”。如今,扬州的“文化地标”再次被放大。扬州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文化设施——文化艺术中心,随着美术馆和图书馆的建成开放,将展露出华丽的容颜。看一场画展、听一场音乐会、读一本古书,低碳而优雅的生活,就在每个扬州人的身边。
站在文化艺术中心南望,不远处,一座座现代化的低碳环保小区正拔地而起。“以前低碳还只是个概念,现在每天被低碳‘包围’着,感受着低碳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阳光美第住宅小区,刘女士兴奋地展示她的节能能手——地源热泵系统,这套融入最新科技的地热系统,能使占建筑能耗53%以上的空调消耗被消解。
阳光美第、帝景蓝湾、金水桥、花样年华、市人大办公楼、市国土局办公楼……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和办公楼,开始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工艺,有些还采用地源热泵和淡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沼气利用系统等。而在一些新建高档小区,LED节能灯、太阳能发电系统、智能电表已悄然入户。
低碳建筑,正悄然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低碳住宅到文化休闲,低碳正从城市建筑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
2006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用15年时间建设100座文博馆。经过三四年的精心打造,扬州已先后建成了数十个文化博览馆,中国剪纸博物馆、崔致远纪念馆、佛教文化博物馆、世界动物之窗、罗聘故居、李长乐故居、胡仲涵住宅等一大批文博场所向社会开放。今年,我市又排定了19个重点文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擦拭,串连成线,将重新焕发出迷人光芒。
2008年春节前夕,扬州双博馆等5处文化展馆免费开放,“还文化于民”执政新理念迅速引发社会轰动。当年春节,双博馆创下两三万人的日参观量,超过很多风景名胜。据不完全统计,建馆5年来,双博馆仅接待散客就达250万人次,相当于每个扬州市区人平均逛了4次双博馆。举家逛展馆,已成为扬城一种流行的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