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气候司8月10日公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一声发令枪响,低碳城市建设遍地开花。
本次发改委公布的低碳省市试点计划中,广东省、辽宁省、湖北省、云南省、陕西省、天津市、重庆市、深圳市、厦门市、杭州市、南昌市、贵阳市、保定市五省八市都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试点城市申请并不困难,大多数试点城市都只需要通过当地发改委申请。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处长蒋兆理也曾表示,十几个省市申请了试点工作,基本上申请的都通过了。
申请通过的城市就成为了国家首次正式确认的第一批低碳试点地区。根据《通知》中的说明,这些试点省和试
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此外,《通知》中关于工作要求还着重强调:“坚决杜绝概念炒作和搞形象工程。”
借此,“低碳城市”也许可以真正走出一个时髦却又往往流于造概念的尴尬之境,开始获取其在产业、生态及城市建设上的实质意义。
贵阳:一个西南样本
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试点依据之一,即试点布局的代表性,八个试点城市中,贵阳无疑是西南区域的代表样本。
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贵阳当前的产业发展尚处在上升阶段,仍具有更大的增量调整的空间和技术选择余地。同时也拥有西南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森林资源。
根据这些自身条件,贵阳市政府7月30日发布了《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2010~2020),确定了今后十年贵阳市低碳发展的目标,即确保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力争下降45%。
在碳减排的整体目标之下,打造低碳旅游业、构建低碳工业体系、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考核、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构建低碳交通系统、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加强森林管理增强碳汇等十大低碳行动。
根据贵阳市政府对此纲要的解读:打造低碳旅游业预计对实现2020年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减少40%的目标贡献率可达33.2%;构建低碳工业体系目标贡献率可达15.1%;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考核目标贡献率可达21.4%;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贡献率则可达13.3%。
十项低碳行动中与产业直接相关的这四项预期就将实现目标的80%。而配合这些行动落实的,还有政府随之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比如说对促进低碳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优先立项,并在资金、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尤其是利用税费手段调节有关主体的能源消耗行为,并通过差别消费税等手段鼓励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与资源消耗和具有低碳标志的产品。
然而,这些规划看上去仍然比较泛化。贵阳市发改委产业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个纲要并不等同于最后要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的低碳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实施方案将从执行层面上更加细化。
据发改委《通知》中标明,入选试点地区需在8月底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低碳试点实施方案报批,在获批后展开工作。不过,截至目前,包括贵阳在内的很多试点地区的实施方案仍然还在制定中。
在发布《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纲要)的同一天,贵阳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八个环境能源交易所,填补了贵州环境能源交易平台的空白,以服务于贵阳低碳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