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说,目前全省还存在较大的技术空白,一些新兴的绿色技术还不成熟。在晋源区规划的电子产品拆解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它的建成,会填补这方面空白,但与深圳、浙江、江苏等省市相比,要落后很多。
陈旧观念也是垃圾资源大量浪费的一大原因。很多人提起垃圾还是不屑一顾,脏垃圾能有什么宝?人们处理垃圾更多的是出于环境的考虑,而不是经济的考虑,以为只要把垃圾无害化处理就可以了,还说什么循环利用?这样的线性思维应当向循环思维转变。垃圾分类是垃圾资源利用的前提,而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却一直难以实现,原因只是“不习惯”“费事”,看看我们身边如同摆设一样的分类垃圾桶就知道了。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资源循环产业化需要全社会支持
实现整个社会的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各行各业的技术要发展,更需要法律法规、学校教育,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有资料显示,在日本,每个小学生都会被组织去企业的废弃物回收生产线参观,学生们亲眼看到一台台旧电视机、旧冰箱从生产线的一头送进去,而一堆堆钢铁、铜、铝等被分门别类拆好后输出来,经过处理,它们将重新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日本人从小就了解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张刚表示。
从分类收集到加工利用,从开发技术到建立设备,垃圾产业是一个投入巨大的工程,资金是启动垃圾产业的关键,长期以来,资金缺乏使得垃圾产业举步维艰。作为商务部在全国设立的26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 太原将建1000个废品回收亭、40个中转站、8个集散交易市场以及3个废旧物资加工处理中心等组成的回收网络,确保9成以上废旧物资实现集中规范处理,最终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然而,原定于今年底就要建立的1000个废品回收亭,现在才建了378个,今年要完成任务压力还很大。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征收垃圾处理费在西方国家很普遍,可是在我们身边却十分不易,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太原市垃圾处理费只收了应收总额的50%。除了资金不足,相关部门的合作沟通也十分必要。
垃圾循环处理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充满各种困难,要走的路很长。因此应当结合实际,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实现“城市矿山”的挖掘,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