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泥石流示意图
■ 对话动机
近来,甘肃舟曲、陇南、四川映秀、云南贡山等地连续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频发,是自然灾害还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因素?泥石流为何在今年频发?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地质灾害高发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地质灾害防治如何面对一系列新问题?
■ 对话人物
张作辰
泥石流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处长
极端降雨造成泥石流
记者:8月份以来,接连发生了几次伤亡很大的泥石流,泥石流频发是为什么?
张作辰:道理很简单。这段时间强降雨非常多,而泥石流是水和土石的混合物。
今年都是极端降雨,容易造成泥石流。尤其北方干旱地区,常年降雨量较小,突遇大雨,更易形成泥石流。
记者:强降雨是泥石流频发的重要原因?
张作辰:是。没有降雨,不会形成泥石流。
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份泥石流是不是有明显增加?
张作辰:就降雨条件来说,今年要严重的多。就泥石流而言,有周期性。一条沟的泥石流周期,有的十年有的二十年。恰巧今年有强降雨的条件,很多沟发生泥石流。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巧合。
记者:除降雨条件,你的意思,很多地方赶上泥石流沟的周期?
张作辰:各个沟情况不一样,今年情况比较多。雨水条件比较容易形成泥石流,也正好赶上周期比较多。
与汶川地震也有一定关系。汶川地震客观上也把周围沟谷山体破坏比较严重。
记者:关系多大?
张作辰:地震加剧了泥石流规模。尤其在汶川地震灾区,关系更密切一些。
记者:对于泥石流,现在看出新的趋势吗?
张作辰:泥石流从五六十年代一直就有,它的形成条件非常清楚。所谓的不同,也只是危害对象不同。从技术层面上没什么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