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预警非常困难
记者:泥石流和降雨联系非常大,是不是特别需要气象预警?
张作辰:泥石流、崩塌、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预警只是一个警示性提示。从科学角度预测它什么时候来,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做不到。
记者:就是没有办法预测?
张作辰:对,没有办法。我们能预测这是一条泥石流沟,它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个时段会发生泥石流。至于什么时候发生,还不能准确预测。
记者:你说可以预测某一个时段,这个时段跨度有多长?
张作辰:是跨年际的。
记者:一年还是?
张作辰:一年的精度我们还达不到。
记者:那预警是非常困难了?
张作辰:非常困难。
记者:世界其他国家对泥石流的预警呢?
张作辰:中国灾害在世界上是品类最多的,我们不行的,他们也不行。
记者:最近这几起,有监测和预警吗?
张作辰:我们地质灾害的预警,近几年主要是老百姓的群防群测为主。国家的专业监测队伍各个省都有,但是一个省的队伍覆盖面非常小。
对某个特定泥石流沟或一些灾害点做专业监测,还在探索起步阶段。因为我们国家灾害点非常多,范围非常广。重点覆盖不了那么多。
记者:对一些重点区域应该能覆盖?比如舟曲?
张作辰:重点覆盖的区域有,就是三峡库区。三峡库区专项资金治理和监测,投资了几百个亿。这种投资规模无法想象。
记者:只有三峡?
张作辰: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
记者:对于泥石流,降雨达到一个临界点,是不是可以预报?比如说降雨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撤离了。
张作辰:这个过程我们现在可以讲,实际操作中不现实。
第一,降雨过程本身预测不准。气象部门无法告诉这次降雨达到200毫米,都是事后数据。而一个泥石流也就几十分钟就完成了。洪水要下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
记者:群防群测对这个没有帮助?
张作辰:在泥石流沟边居住的,会有预案告诉他,到高的地方去。村委会主任、小组长喊大家走。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奏效。
但另外一个情况也不能忽视,常年居住在这个地区,整天说可能发生灾害,人会麻木的。灾害是瞬间的事情,但积累是几十年。
老百姓不会为了不确定灾害,常年影响自己的生活。
记者:老百姓有这种心态可以理解,那这种工作政府应该承担起来?
张作辰:政府每年都在做。每到汛期,跟打仗一样。
问题在于,地质灾害防治与有明确对象的灾害不同。对于隐藏的灾害,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