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笔者冒着高温,搭乘北京市垃圾运输车,辗转海淀、丰台、朝阳三区,走访垃圾转运站,试图追踪分类垃圾的去向,结果却出乎意料……
地点一:海淀区普惠寺小区
时 间:7月28日 06:30
分类设备成摆设
这是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18号居民楼前,立着两个垃圾桶,一个上书“厨余垃圾”,一个印着“其他垃圾”。笔者拉开桶盖,厨余垃圾桶里散落着西瓜皮和纸巾,而另一个垃圾桶里则空空如也。
小区花园内,停放着两辆八九成新的垃圾保洁车,不同的颜色标示着它们一个运输厨余垃圾,一个运输其他垃圾。不过,灰色的“其他垃圾”车里放的是一袋西瓜皮和一些凌乱的雪糕包装纸,绿色的厨余垃圾车则比较干净。
两辆车的轮子被一条崭新的链子捆在一起,座椅上还压着两块砖头。看起来,有些时间没用过了。
地点二:海淀区普惠寺密闭式清洁站
时 间:7月28日 06:50
分类垃圾变混合垃圾
工作人员将附近小区、街道运来的生活垃圾用铲子铲入集装箱,纸板、塑料袋和果皮等都混入其中。笔者问:“这是厨余垃圾吗?”工作人员笑答:“混合垃圾!”
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想知道垃圾分类的情况,应该到小区里面去调查,垃圾运到清洁站后,都是混在一起,直接送入清洁站内的集装箱,等待垃圾清运车前来运走。
等待清运车的间隙,笔者发现工作人员还有额外的工序——将集装箱内的垃圾挑拣一遍,找出纸板、塑料瓶、一次性餐盒等,集中放在门口巨大的麻袋里。 “这些可以卖钱。” 一位工作人员说。
地点三:垃圾清运车上
时 间:7月28日 07:07
“没听说哪个地方是分开运走的”
笔者跟随海淀环卫五队的垃圾清运车前往五路居垃圾转运站。途中,司机告诉笔者,他甚至没有听说过海淀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分什么类啊,直接拉走埋了不就得了。”
笔者向他解释海淀区有119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后,他说道:“就算小区能分类吧,也都是我们运走。我还没听说海淀哪个地方是分开运走的。”
地点四:海淀区五路居垃圾转运站
时 间:7月28日 07:23
“小区里才有垃圾分类,我们不分”
在这里,一辆辆蓝色的垃圾车驶入转运站的大门,称重之后,驶上垃圾楼平台,向集装箱内倾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