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兰州开荒50年:从“背冰上山”到绿树成荫

时间:2010-0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仰望黄河岸边的白塔山,树木葱茏、苍松翠柏,很难想象50年前的这里满目荒凉,树木屈指可数。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玉荣对此表示,兰州南北两山的林地面积已从十年前的14万亩发展到了如今的58万亩,十年时间,林地面积增长四倍多。

10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通报称,南北两山的成活树木已从十年前的3000余万株发展到1.6亿株,绿地总面积超过590平方千米,较之十年前增加167平方千米。

兰州南北两山属中国黄土高原最西端,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地表裸露严重,加之受东西狭长的河谷地貌影响,盆地内的兰州降水量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空气流通不畅、风沙和空气污染严重,荒山秃岭随处可见。

为此,兰州人民为改变两山的面貌,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植树造林生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此间提供的《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报告》中,记载了兰州人民的三段造林历程。

从上世纪50年代“背冰上山”植树到1982年底,共保存造林面积近万亩,存活林木达100多万株;而从1983年胡耀邦提出“种树种草、治穷致富”开始到1999年底,兰州有370多家单位承包荒山绿化,掀起了造林高潮,期间共造林14万亩,成活3000多万株。1999年朱镕基视察兰州,对两山的绿化作出指示后,兰州于2002年完成了33万亩的造林任务。

上世纪50年代从黄河“背冰上山”已成为那个时代兰州人植树造林的共同记忆。今年72岁的“老兰州”赵吉祥回忆说,当年兰州南北两山寸草不生,今非昔比。“引水上山”那个时候简直就是奢望,于是背水上山,可是“活水”不好背,只能等水冻结成固态后,才砸取冰块背负爬山,而且每块冰对幼苗的滋润作用很大,成活率也高。

现在,南北两山已建成电力提灌工程139处、泵站307座、铺设各类管道近4千公里、气象站7个等等,为保护林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杨玉荣说,现在,两山年涵养水源3997.46万立方米,年吸收大气污染量2.35万吨,年滞尘量75.2万吨等。

杨玉荣对此表示,这些数据说明两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兰州植树造林效果比较明显。绿地面积的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有限土地的生态效益,并改善了兰州市区小气候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

兰州人“背冰上山”的艰辛,换来了如今的“夏日绿树成荫、冬日苍松翠柏”。随着两山生态的修复,现在《四库全书》文溯阁、兰州文庙等人文景点已“落户”其间,成为外地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兰州开荒50年:从“背冰上山”到绿树成荫 的资料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