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玉树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需适应气候变化需求

时间:2010-05-14  来源:城市规划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目前,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启动。根据重建方案,青海省将利用5年时间把玉树建设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对此,气象专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玉树灾区重建要趋利避害,充分考虑并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

据国家气候中心资料显示,玉树地区地处三江源中心,属高原性季风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同时,玉树地区雪灾、干旱、雷暴频发,出现冰雹的日数较多。由于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与气象关系密切,因此,重建的玉树城市规划、选址、结构布局中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趋利避害。

据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王莘介绍,玉树地区每年的10月至翌年4月容易发生积雪灾害。上世纪80年代玉树发生过2次特大干旱,曾出现过一年内大风日数达到102天的记录;玉树的暴雨主要发生在6至9月,每年雷暴出现的平均次数为39次。同时,冬季玉树容易出现逆温现象,这导致有害气体难以扩散,大气污染加重,会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造成危害和影响。

王莘说,气象条件与城市的选址、城市功能区布局、建筑设计和建筑形式等密切相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气象条件,可以降低城市遭受气象及次生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宜居性,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玉树地震重灾区结古镇,地处山间谷地,局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全年盛行西风和东北风,大气污染主要向东方和西南方向输送,可以在设计城市功能布局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城市空气自净能力。

同时,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玉树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增加,这对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强降雨对城市道路和排洪系统的影响,强雷暴对电子设备、建筑物的影响等,因此必须充分估计未来气候变暖和气象灾害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着手,提高减灾、抗灾能力,加强适应能力的建设。

王莘建议,在突出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前提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地下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防灾减灾设施。

玉树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资源也可利用。王莘建议,根据气候资源普查,加快发展当地风力发电,加大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与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目标一致。可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工作的推广利用,像太阳灶、日光温室、太阳房、太阳能牲畜棚等,大力普及太阳能路灯。

她说,考虑到玉树的干旱化趋势,建议在建筑工程中安装使用节水型产品,要充分储存、利用玉树夏季降水资源,促进城市的生态和谐。考虑到玉树地区温差较大的因素,建议加强给灾民安置房的保温处理。

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建设与气象服务息息相关。王莘建议,根据预测、预警需要,完善地震灾区气象基本观测站网,在重点地区加密观测站网布局,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重点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布设。在高速公路、铁路交通建立安全气象监测网;在主要流域、水库区域建立水文气象监测网。建设完善由国家气象观测站网、区域气象观测站、临时气象观测站、移动气象观测站构成的应急加密气象观测网络,构建“四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建立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信息。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玉树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需适应气候变化需求 的资料
· 观点:受灾城镇灾后重建“转型”要慎重 [2013-05-13]
· 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13-05-09]
· 灾后重建需控制城市规模与尺度 [2013-04-27]
· 日本的灾后简易住房 [2011-06-03]
· 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09-0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