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为“低碳生活”作贡献
许多开发商反对建设绿色建筑,主要是担心成本过高。而事实上,只需增加一点点成本,甚至完全不增加成本,就可以在大多数类型的建筑中整合入可持续设计理念。
研究城市建筑设计规划和节能环保的专业人士爱举这样几个例子——
弗莱堡,德国南部小城,有“黑森林之都”之称,此外,它还有个自豪的美誉:欧洲最具生态意识的小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弗莱堡就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环保之都”。16年前,弗莱堡定下减排目标:到2010年,使用的能源(包括居民、商业、工业)和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25%。
如今,弗莱堡的有效能源利用堪称世界首位,热电混合蒸汽系统和生物燃气可以为整座城市供电,城市收集的太阳能几乎是英国使用太阳能源的总和。弗莱堡城区里的房子严格遵从低能耗设计标准,虽然造价超出3%,但其能源花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减少了30%。
Bo01,在瑞典语中意为“生活在2001年”,Bo01区又称“明日之城”,它也有一个值得称道的褒奖:绿色城市最佳典范。Bo01原址是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废弃的造船厂,2001年,通过“明日之城”改造计划,现在已经变成了可持续和高度生态保护的住宅示范区,1000户居民的能源供应100%依靠可再生能源。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机场皇室专用航站楼的对面,一座占地6平方公里的“马斯达城”正在沙漠中崛起,目标是成为世界首座不使用一滴石油、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资约为220亿美元。按设计,其30%的土地用以住房建设、20%是经济“特区”、24%为交通和基础设施、10%为新能源的实验和展示区。城里将没有汽车,绿树成荫……
那么,中国的绿城何时建起?上海的低碳经济实践区临港新城和崇明生态岛项目将以何面貌示人?
建筑节能,最朴素的节能方式
从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关键一环。
2009年4月,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公布了耗时4年针对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比利时和中国进行的可持续项目调研结果。结果显示,除了各个国家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所实施的节能策略以外,我们还需要节省70%的建筑能量消耗才可以稳定地球气候。
在我国,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1970年,全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0%,而根据2007年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公布的数字,我国建筑能耗(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已占全社会能耗的约30%,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耗能,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社会总能耗的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