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内蒙古风电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近期人民网、新华网、中电网和内蒙古日报、中国电力报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转载,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本文就近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期望进一步推动绿色清洁能源风电事业的科学、健康、顺利的发展。
热点一:蒙西通道建设速度
全社会关注。2009年冬季受寒潮影响,我国多省拉闸限电,铁路运力紧张,公路每天十几小时被运煤大车堵塞,煤价上涨,但内蒙古风电、火电大量闲置,却送不到缺电地区。因此国家电网尽快建设蒙西电网外送通道,是解决内蒙古风电发展、实现全国清洁能源共享的根本出路。
预计到2010年内蒙古电网风电装机将达650万千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送出难题,内蒙古电网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出现大范围控制风电出力的情况。
热点二:节能减排潮流势不可挡。
中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就节能减排向国际社会做出了郑重表态,胡锦涛总书记春节前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又强调“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开发风能是时代大潮,势不可挡。而建设通道是发展的必然、国家的利益,西电东送也是全国的需求,是成功的范例。目前,内蒙古制定的短期、中期、长期风电发展及通道送出规划已经充分论证,如果能尽快实施,完全可以满足风电更好更快发展。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外送电量居全国第一。然而,过分依赖煤炭能源的弊端已经显现,今后必然会持续发展风电,电网积极接纳风电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从长远发展方面来看,不论未来煤炭、石油等资源如何涨价,但大自然赐予的“西北风”不会出现枯竭,也不可能涨价。风电企业出于对国家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法的高度信赖,风电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热点三:借鉴三峡经验建设内蒙古“风电三峡”。
内蒙古高原的风资源是国家的宝贵绿色资源,内蒙古的“风电三峡”是全国人民的“风电三峡”。携手建设全国人民的“风电三峡”,为民造福,爱护风电这个新生的婴儿,使其茁壮成长,节能减排、启动全国的电力市场消纳风电,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蒙西地区具有建设国家级“风电三峡”基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力优势、环境优势和大容量接纳风电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内蒙古在国内外享有模范民族自治区的美誉,自治区历届领导和全区2430万各族人民共同营造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是建设“风电三峡”基地的政治优势。建立全国电力市场消纳风电的机制,“水电三峡”的发展之路完全值得借鉴。十多年前,国家在规划建设三峡水电站的同时,提前规划设计送出通道,因此才保证了三峡水电站投产的同时电力的可靠送出。鉴于风电开发规模大、汇集风电的输变电工程距离长、单位投资大的实际情况,建议:从水电三峡基金切一块出来,建设“风电三峡”及其外送电通道,或采用国家对农网改造和电气化铁路建设方面出台的扶持政策,也为电网出台风电送出还本付息电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