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困境:烧还是不烧?

时间:2009-10-27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王大骐 马李灵珊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垃圾分类在国外

在日本和美国,垃圾分类的管理和理念,早已非常成熟和深入人心

日本人的垃圾分类理念

如果有机会到日本朋友家中做客,会发现在用餐后,女主人会细心地把用过的餐巾纸、空牛奶纸盒、喝完的饮料瓶和食物包装塑料纸分门别类各自处理,牛奶盒全部剪开、洗净晾干后压好,饮料瓶和瓶盖也要分开放置,至于餐巾纸和塑料袋,也都各自有单独的垃圾袋放置。主人家的厨房里,沿着墙边放了7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垃圾袋。食物残渣也有政府规定尺寸大小的透明、可燃、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垃圾袋放置。而烹饪残油会被注入专门的凝固剂,凝固成块后丢弃在垃圾袋中。

在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一张是电车时刻表,另一张就是垃圾回收时间表。每周7天,回收垃圾的种类每天各不相同。生活垃圾先分为可燃、不可燃、大型垃圾、其他类垃圾和电子类垃圾等类型。大类下再分小类,如可燃垃圾就再分类为厨房垃圾、纸张类、木材类等等。而纸张类又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仅仅是为了处理一顿招待我们的4人晚餐的垃圾,女主人就花了10分钟的时间。

日本人在对待垃圾回收与分类上,再次体现了他们追求极致细节完美的民族性格。假若规定本地区周一回收电子垃圾,当天你就绝对不能扔其他种类垃圾。而且,垃圾公司上门回收时间也非常准时,不会为等待你而多停留哪怕一分钟。流畅的工作流程,保证了高效的垃圾分类处理过程。

日本人多地少,国土面积狭小,客观地理环境决定他们不能如其他国家一样采用填埋垃圾的方式来处理垃圾。在日本,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仅在东京,就有20余座焚烧发电厂,日本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60%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

但垃圾焚烧的后果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空气中测得的二恶英水平,竟是其它工业国家的10倍,空气与土壤中的二恶英含量均严重超标。因此,日本人又改变思路,将垃圾处理的重点由终端——怎样消灭垃圾转移至起点——怎样减少制造垃圾。自2000年起,日本先后颁布实施了《家电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与垃圾减量相关的法律,以个人与家庭为单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实行垃圾分类。

2008年,东京的垃圾年产量相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而这也导致东京的25座垃圾焚烧厂中有10座因无垃圾可烧被迫关闭。同时,由于实行了严密的分类措施,现有的垃圾焚烧厂所燃烧的垃圾已经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学制品,燃烧的垃圾均为食物残渣等无法再循环利用、又不会造成大幅度环境损害的产品。这大大降低了焚烧所造成的有毒气体排放量。而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东京新兴的综合休闲娱乐区台场,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东京湾里填出来的。

纽约市的垃圾管理

在纽约,垃圾处理被称为“垃圾管理”。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趟,就可以看到马路的两旁,堆放着一些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装箱,上面写着:垃圾管理公司。

垃圾管理公司是一家全美闻名的垃圾收集和运输公司。90年代,成功地收购了上百家小型垃圾运输公司和化学垃圾处理公司。它的股票已经上市,且业绩不俗。

把纽约称为“垃圾城”一点都不过分,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一样,城市垃圾问题是纽约市市政管理者面临的头疼问题。纽约每年制造垃圾2400万吨,一半来自居民的生活垃圾。每一个纽约人平均每天出产垃圾5磅(约4.5斤),这个数字是日本和很多欧洲国家居民每天丢弃垃圾的两倍。

翻开纽约市电话电讯公司的黄页号簿,你会看到纽约市有关垃圾回收的立法以及具体操作办法,还有一行大字:“居住在曼哈顿岛上的所有居民有义务参加纽约市的垃圾回收计划,这是纽约市法律的要求。”此外还有一副年历,将一年中所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日用粗体字标出。接着又刊出一副绘制精确的曼哈顿岛地图,仔细标明曼哈顿岛上每一个地区的固体垃圾回收日。另外,黄页上还告诉居民,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的,什么垃圾是不可回收的,要求居民将可回收的物品放进蓝色塑料袋或者环卫系统统一设立的有“回收”字样的蓝色塑料桶里。到了可回收垃圾日,市环卫系统就会派专人开车来收集。

反之,如果在生活垃圾中发现可回收垃圾,只要环卫部门深究,丢弃者很有可能被罚款,因为回收垃圾是纽约市法律所要求的。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困境:烧还是不烧? 的资料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2016年度第五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2016-06-14]
· 中国海绵城市联合体出席萍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推介会 [2016-06-14]
· 中国花卉网 [2016-06-07]
· 中国绿建委立体绿化与雨水收集学组 [2016-06-07]
· 中国建设报 [2016-06-0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