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的“恋人”:
柳东新区是“慧智、优雅、干练”的新知识型女性
有人说,城市规划就是规划师和土地之间“谈恋爱”。作为柳州市城市规划师,2007年,广东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温春和开始和柳东新区谈起了“恋爱”。
对柳东新区的认识,温春和将其分成两个不同时期:一个是把它看成恋人,熟悉它,认识它;有了了解后,就把它当成家,精心装扮它、规划它。
“奇峰层叠抱画廊,江流回绕映南北。”温春和认为,新区应该将柳州美景和工业相结合,新区功能定位应是:区域产业转移和提升的基地,柳州新型工业拓展的主要承载地,柳东新区的工业配套功能区,同时辅以居住、物流、仓储、码头等配套功能设施,以及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综合新区。新区属于“新知识型女性”,慧智、优雅、干练。
如果以大柳州为家的话,他将柳东新区设计成家的前厅,即家里最漂亮的地方。前厅的总体布置是,一轴一带两区多核。“一轴”是指新区发展轴,即柳东大道。“一带”指柳江沿江带,充分利用柳江的景观资源优势,在滨江地段展开综合功能的开发,包括居住、商贸、会展、休闲等,提升柳江沿线的土地价值;“两区”主要包括官塘片区和阳和片区。
整个柳东新区以官塘为主核心,同时在滨江沿线形成阳和、古亭山、会展中心、雒容、花岭物流中心、绿壶对岸等6个片区服务中心,形成“一主六副”核心结构,并且集宜居、宜业、宜游三元为一体。宜居,是依托城市发展框架和现状开发,发展生态型居住模式,提供包括高档景观住宅、园林生态住宅、农民安置住宅、产业配套住宅在内的多类型居住设施;宜业,是以生态为依托,为城市转型提供优质产业空间,使之成为城市硬实力的试验区,柳州最具活力的创新服务中心;宜游,是以柳江景观、三门江风景区为依托,发展旅游休闲、养生保健等产业,倡导新型生活方式。
商家发展的乐园:
入驻阳和开发区的企业已达80多家,其中3家为世界500强企业
现在入驻阳和开发区的企业,已经达到80多家,其中3家企业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在全国各类开发区遍地开花、北部湾开发风生水起的情况下,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为了取得这些成绩,柳东新区动了不少心思,聘请外籍招商顾问就是其中之一。
阳和工业新区的招商顾问中,有一个名叫吉奥的美国人。他来柳州已有11年,柳州给他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7月他第一次来柳州,见证了柳州历史上百年一遇的洪灾。“看到洪水渐渐退去,柳州市政府和市民齐心协力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些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吉奥拥有超过20年的汽车行业工作经验,最初来到柳州时,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专门生产汽车空调系统。他经常和阳和新区领导探讨阳和的发展,怎样才有助于开发阳和工业新区。2008年1月,阳和新区聘请他任招商顾问。身为美国人,他为潜在的外国投资者搭建了一个桥梁。“工作之余,我常常会被外国投资者问及关于柳州及阳和的生活环境等问题。”而他的感同身受则最有说服力,也最真实。
口碑相传也是新区招商的一大特点。柳州裕信方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是由广西方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裕信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最早进入柳东新区的企业。谈到选择在柳州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徐定中表示,这样的选择很明智。因为入园投资创业的企业除了享受西部地区减征税收外,还可以享受到新区适度宽松的优惠政策。比如,工业用地扶持、厂房租赁优惠、财税减免贴息、技术改造资金扶持等,是其他园区无法做到的。因此,徐又介绍了6家企业入驻柳州,现在家家企业都发展得很好。
阳和新区的未来:
力争用3年时间,把新区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汽车循环产业城”
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祖斌介绍说,对于现有的产业结构,阳和新区并不满足;对于未来发展,阳和新区有更大的雄心。
为确保工业新区规划的高起点,新区委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3所大学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加拿大DFS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以及广州环保研究所等专业设计单位,共同编制新区的规划体系。2008年完成由社科院为新区编制的《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编制的《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中国-东盟汽车循环产业城》项目策划书,顺利完成了新区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为国内少数拥有比较完善的工业规划体系和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工业开发区,全面支撑新区建设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阳和新区还在策划“废旧汽车再利用”项目,打造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绿色汽车产业城”。针对我国汽车日益增多、报废汽车处理市场前景较好的情况,阳和工业新区将目光转到有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废旧汽车再利用”项目上,发展新区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打造“绿色阳和汽车城”。同时,借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这一商机,阳和新区力争用3年时间,把新区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汽车循环产业城”,形成装备制造新基地;同时提出“全球配套、配套全球”的产业发展理念,园区在招商目标选择的定位上,主要面向国内外较为高端的客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傅连学,对这个规划给予认可。他认为,根据德国狼堡、日本丰田等国际知名汽车城国家经验,只有形成区域产业中心,才能突显优势。柳州在西南地区拥有首屈一指的机械加工辐射和配套能力,柳州应借阳和的汽车产业,推动一批与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企业,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新区同样很宜居:
根据“新特区、新城市、新希望”的构想,柳州将加大对新区的投入
作为投资热土,阳和新区的第一块挂牌拍卖的商业用地,引来诸多商家投标,最终盛天龙湾地产抢滩柳东,成为新区首家大规模的楼盘。8月8日,该楼盘正式对外开放,引来不少居民咨询。这也意味着柳东新区配套服务正在跟进。
作为新城区,柳州市建委副主任秦长春介绍,根据“新特区、新城市、新希望”的构想,在市政和生活配套上,柳州市建设部门将加大对新区的投入,例如文化设施、学校、医院等方面,未来,新区生活配套设施将不亚于老城区。
在文化设施方面,柳州规划在柳东建设军事博物馆、会展中心等;学校方面,教育部门已在阳和片投资超过5000万元,建设了教育设施市内一流的古亭山中学,同时还在规划古亭山小学的迁扩建;在官塘片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高达万亩的职业教育集中园,打造柳州市职业教育新航母;医院方面,规划在阳和片区建设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在官塘片建设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等。古亭片规划为商务服务区,除了建设与园区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汽车市场、汽车服务设施外,将逐渐建设与园区配套的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场所、大型商业服务等设施,为阳和辖区内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要将老城区的市民引到新区居住,市民考虑较多的是子女教育问题。柳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殷茁雄说,随着柳东新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局已做好了职教园的整体规划并抓紧建设,将把职教园建设成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职教园总体规划用地1万多亩,建成后将有学生4.7万人。职教园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4.73亿元,进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工程主要功能为:柳州市其他职业教育学校、国内外知名院校、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区、科技市场和创业园区等搬迁或入园。柳州市政府还准备在阳和新区建立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这些学校将借用老城区的教育资源,最终达到新旧城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