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生态城建设大升温 建设部探索评价体系

时间:2009-08-05  来源:金羊网  作者:叶一剑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次的灰色灾难,那么,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目前绿色‘大跃进’对新时期城市化的影响,将可能带来一次城市化的绿色灾难。”

谈及目前全国各地出现的生态城建设热潮,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表示,现在我国绿色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启动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但关于生态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很薄弱。

在此背景下,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密切相关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在尝试构建中国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将可能用此指标体系对在建的生态城进行阶段性评估。一旦机会成熟,这一指标体系将被纳入到对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考评中,从而对中国生态城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目前要做的就是针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待指标体系成熟以后再上升为国家标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是有这个政策上的考虑。”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向新闻媒体表示。

生态城建设热潮

天津、唐山、株洲、合肥、日照、保定———在新城规划以及旧城改造中,明确提出要打造生态城这一理念的城市,如果愿意,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延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提出了生态化的城市发展道路。”仇保兴说,“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必然是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生态化发展背后的隐忧初现。“有很多城市都是在打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在搞房地产,而真正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不规范。”北京大学景观学院院长俞孔坚称,很多城市认为“建个大的绿色公园就是绿色生态城了”,“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之所以兴起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是有一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为依托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对笔者说。

从国际背景看,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毫无疑问已经成当为前最受人类关注的问题,而中国的责任尤其被关注,考虑到中国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规模对全球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中国城市的生态化转型本身就代表了中国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责任承担。

从国内来看,传统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受到资源、能源的制约,已经难以为继,转型为必然趋势,所以,生态化发展道路一经中央提出,在地方形成广泛响应。

仇保兴亦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一哄而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模式生态化,每个城市都应该这样做,都需这样做,而且,城市的发展动力也应该生态化。和过去不一样,在现阶段转换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并不是一哄而上。”仇保兴对媒体说。

同时,仇保兴也不无担心的提出,“生态城市发展的道路怎么走,还不是很清晰,理论上也没有完整的体系,国家也没有相应标准规范”。所以,这对长期以来奉行规划先行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来讲,尽快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已显迫切。

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仇保兴向新闻媒体表示,当前先是从学术上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路径和目标进行研究,形成共识,成熟以后再上升为国家标准。“生态城市的设计牵涉到很多方面,目前还没有关于生态城市发展的完整规划体系和评价体系可以借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中国区总裁关德辉称。

上月11日,联合技术公司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订协议,从公益性的角度支持该研究会发起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中国城市科学协会负责组织研究构建中国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方案。作为一套衡量指标,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将对中国现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进行评估。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是不是目前中国所有城市都必须考虑的?争论也随之而来。

根据中国城市研究会提供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指标来看,对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财政投入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也就是说,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

对此,仇保兴告诉笔者,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和一个城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必然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主管部门所提倡的是在一个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中,有限考虑“适用”技术的推广,“也就是说不以追求高技术为目标”。

此外,在对全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估时,会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制定出不同的标准。

按照规划,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项目是一个为期5年的项目,2009年是项目的试点年,与很多城市分秒必争的建设速度相比,五年后,指标体系能否赶得上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进展?“生态城概念的提出在全球也就不到30年,大家都在学习探索,还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标榜自己就已经是生态城了,这既是理论探索过程,也是实践探索过程,还是需要时间的。”李迅表示。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生态城建设大升温 建设部探索评价体系 的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06-07]
·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2016-06-01]
·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 [2016-06-16]
·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赴四川省江油市开展中德生态城生态规划项目汇报及试点项目调研 [2016-05-29]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6-05-25]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