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藏频道拉萨8月17日电 从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西藏将在保护青藏高原碧水蓝天前提下,大力打造优势矿产业,重点开发铜、铅锌矿、锑、盐湖锂硼等国家紧缺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矿种。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最高的高原,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质发展史和良好的成矿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目前西藏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达101种,其中17种矿产资源位居我国前9位,发现矿产地1880多处,探明储量矿床132个,其中铬、铜、铁、硼等矿产资源是我国短缺矿种。
由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限制,特别是交通和地质勘查工作条件的制约,西藏矿业发展缓慢滞后,丰富的矿产资源只好“深藏闺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006年7月1日,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西藏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铁路通车给西藏矿产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王保生说:“青藏铁路通车极大改善了西藏矿业开发所需生产设备、生活物资及采出的大宗矿产品的运输条件,增强了长途运输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矿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西藏将大力整顿和规范矿业市场作为工作重点,同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来西藏投资,促进优势矿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立足做大做强,积极稳妥地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王保生说,自治区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力戒矿产资源开发“散、小、乱”和“遍地开花”的局面。他说:“西藏矿业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条件成熟一个开发一个,不搞‘大越进’,不搞‘有水快流’。”
王保生介绍,西藏重点开发国家紧缺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矿种,资源储量规模为大型或中型矿产地;重点引进有资质、有信誉、有实力的企业,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矿产勘查开发的技术和工艺。
西藏矿业未来发展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西藏将重点开发铜、铅锌矿、锑、金、盐湖锂硼、地热、矿泉水、铁矿、水泥灰岩等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力争5到10内实现矿产年产值72-75亿元,使矿业真正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产业。
目前,在藏东三江成矿带、雅鲁藏布江成矿带、班公错--怒江成矿带上发现了一批铜、铅、锌、锑、金、富铁等可供开展商业性勘查的矿产地。王保生说,为了加快这些矿产地的找矿工作,西藏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国有大型矿业企业和内地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企业投资商业性矿产勘查。另外,西藏还加强了矿业权管理,要求探矿权申请人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矿种及区块规模相适应,其自有资金不得低于勘查实施方案计划的勘查投入;区外勘查单位在西藏承担委托勘查工作的,必须具备甲级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