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速推进工业化不行,推进工业化不严格控制能耗和污染也不行。面对这双重压力和双重责任,近年来,江苏省苏北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抱怨少了,“萝卜快了不洗泥”“拣到篮里就是菜”的浮躁少了,而日益多起来的,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即在力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苏北5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最高的市达39%,最低的也接近2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13个省辖市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前4位均在苏北。而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水平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徐州市抓源头,抓制度设计。今年6月1日出台的文件规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节能综合评估,对超过本地区行业单位产品平均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本地区平均数的项目,政府主管部门有权予以否定。针对现有重点行业和企业,徐州积极扶优汰劣,高起点推行清洁生产。去年至今年一季度,该市相继关闭17家水泥立窑企业,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已成水泥行业“主角”。在电力行业,实施脱硫的装机容量已占全市总装机的21.14%,年可减排二氧化硫6000吨。
“把连云港建成苏北产业层次最高的城市”,这是省委对重新定位的连云港市的深切期盼。为确保后发优势,该市提出坚决不引进污染项目,力求形成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新型工业结构,既拿到金山银山,又保住蓝天碧海。去年以来,依托靠海临港和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产品、特种车辆、生物医药、数字电视和碳纤维等一大批新兴项目落地生根。原有企业和科技创新也热潮迭起,去年有6个项目列入省级扶持,今年又已筛选出21个项目申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今年一季度,淮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苏北5市中名列首位,因10多亿美元富士康一期项目的进驻,淮安开发区引进外资也成倍增长。与此同时,该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明确规定,“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证明价执行率100%”。进入二季度,该市专门调集执法力量,采取暗防、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过堂”。涟水一化工企业未经环评审批开工建设并投产,淮安某牛奶公司分场、盱眙某化工厂和楚州某造纸厂废水超标排放,均受到了严肃查究及经济处罚。
盐城市今年前4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55.9亿元,同比增长38%,而总能耗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负增长。该市近年坚持“选资机制”,把节能减排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盐都区采取“契约式”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政府各部门将服务承诺按时保质兑现到位,满足企业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投资业主也要按照协议约定和时序要求,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达到能耗和污染控制效果。滨海县由104名专家组成专家库,对引进项目实行背靠背审核,凡是节耗、环保有隐患的一律拒之门外。去年,全县有12个项目因此被否决。
宿迁的工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项目转移中,该市专门请东南大学对经济开发区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机械、纺织、电子等为主的南区和以化工、印染等为主的北化工园区。该市禁止在非化工园区内新建任何化工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造纸、冶金等行业项目建设。目前,投资2.48亿元的2×1.2万千瓦的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公司已投入试运行,年消化秸秆20万吨。泗阳生物质发电厂正在建设之中,年可消耗农林废弃物约22万吨。此外,市里近三年共关闭炼焦、小造纸、小化工及火电企业25户,限期整改企业60户。(李先昭 程长春 蔡志明 杨树立 徐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