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必须要好。
A.耐热性
B.刚度
C.水稳定性
D.抗冻性
2.路基工程中,地下管线施工必须依照()的原则进行。
A.先地下,后地上,先浅后深
B.先地上,后地下,先深后浅
C.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后深
D.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试验段,主要分()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A.试拌、试铺
B.试拌、检测
C.协调、试验
D.试运、试铺
4.无支护基坑坑缘边应留有护道,距坑缘不小于()。
A.0.8m
B.1.0m
C.1.2m
D.1.5
5.沉入混凝土桩时,要求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并具有()龄期。
A.14d
B.21d
C.28d
D.36d
6.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的绑扎应和混凝土的灌筑配合进行。水平钢筋的接头应()。
A.内外、上下互相错开
B.与垂直主筋接头错开
C.与垂直辅筋接头错开
D.内外、上下互相重叠
7.梁、板落位时,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一般以()为准。
A.活动端
B.固定端
C.两端面与盖梁间距相等
D.活动端端面对齐
8.清水池是给水系统中()的调蓄构筑物。
A.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均匀用水
B.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
C.调节水厂不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
D.调节水厂不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均匀用水
9.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缝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为0.3‰~0.5‰,要求强度等级应()。
A.等于壁板等级
B.小于壁板一个等级
C.大于壁板一个等级
D.大于壁板两个等级
10.当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大型沉井和小型沉井分别达到()时,方能进行拆除承垫木工作。
A.100%,70%
B.90%,70%
C.100%,65%
D.95%,70%
11.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程序应为()。
A.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同时测水池内水位→有关资料整理
D.根据有关资料→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测试资料
12.沟槽支撑应随着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
A.0.4m
B.0.6m
C.0.8m
D.1.0m
13.按热力管网系统的形式来说,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一次热媒补充量大,但中间设备极少的是()。
A.闭式系统
B.开式系统
C.蒸汽系统
D.凝水系统
14.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状态下安装。
A.关闭
B.打开1/3
C.半开
D.全开
15.中压A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A.0.5m
B.1.0m
C.1.5m
D.2.0m
16.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应( )编制完成。
A、在施工活动开始前
B、在施工活动开始后
C、在施工活动进行中
D、在施工活动结束后
17.道路工程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A.路基土方→道路基层→路面→附属工程
B.路基土方→道路基层→路面
C.路基土方→连管铺设→道路基层→路面→附属工程
D.路基土方→连管铺设→道路基层→安砌侧、平石一路面
18.石灰稳定土基层适合的施工季节应是()。
A.春末和夏季
B.夏末和秋季
C.秋末和冬季
D.冬末和春季
19.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
A.特别摆正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系,一定要在确保平整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压实度
B.特别摆正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系,一定要在确保压实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平整度
C.特别摆正平整度和厚度的关系,一定要在确保厚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平整度
D.特别摆正厚度和压实度的关系,一定要在确保厚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压实度
20.稳定材料基层雨期施工完成多少应坚持根据()来决定。
A.用多少
B.拌多少
C.铺多少
D.压多少
21.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
A.工程量
B.拆迁量
C.施工平面布置
D.工程成本
22.钻孔灌注桩孔内坍塌不严重,可回填砂和黏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钻。
A.0~1m
B.1~2m
C.2~3m
D.3~4m
23.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限制温升的主要方法是控制(),使较低强度等级的水泥7d龄期的水化热限制在0.081W/g,28d时为0.093W/g以下。
A.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B.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用量
C.胶凝材料(水泥)的种类和数量
D.施工速度
24.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以内。
A.3%
B.4%
C.5%
D.6%
25.城市给水结构通常包含()、净水构筑物、泵房、水塔等。
A.取水构筑物
B.取水头部
C.大口井
D.进水管道
26.对排水构筑物最重要的是保证构筑物的()。
A.强度
B.整体稳定
C.抗渗防冻性能
D.预留孔、预埋件设置准确
27.排水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为了将裂缝对排水构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工程中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A.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方法
B.设计和施工
C.混凝土技术及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
D.设计时混凝土和钢筋强度
28.在有缝钢管上焊接分支管时,分支管外壁与其他焊缝中心的距离,应大于分支管外径,且不得小于()mm。
A.60
B.70
C.80
D.90
29.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级。
A.1
B.2
C.3
D.4
30.基坑开挖变形会造成周围地下管线变形。若沉降幅度或变形的曲率特别大,需考虑用()方法处理。
A.增加支撑预应力
B.搬迁或暴露悬吊
C.增加支撑
D.注浆加固
31.石灰粉煤灰砂砾(碎石)的配合比应准确,它常以()的质量比来表示。
A.石灰;粉煤灰:集料
B.粉煤灰:石灰:集料
C.集料:石灰:粉煤灰
D.石灰:集料:粉煤灰
32.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或500mm或650mm,与上述宽出宽度相对应的施工方式为()。
A.小型机具施工时,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B.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小型机具施工时
C.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小型机具施工时,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D.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小型机具施工时,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3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为()mm。
A.10~25
B.8~20
C.15~30
D.20~35
34.盖梁施工脚手架部分与承重支架()设置。
A.必须分隔
B.宜分隔
C.应分隔
D.不必分隔
35.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仓库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介质;在室外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必须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防止受到腐蚀。
A.3
B.4
C.5
D.6
36.长度较大的管涵设计有沉降缝的,管身沉降缝应与圬工基础的沉降缝位置一致,缝宽为()。
A.15~20mm
B.20~25mm
C.20~30mm
D.25~30mm
37.土围堰内坡脚与基坑顶边缘的距离根据河床土质及基坑开挖深度而定,但不得小于( )。
A、1m
B、1.1m
C、1.2m
D、1.5m
38.根据城市()排除方式的不同,城市排水管网形成了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不同的排水制度。
A.厕所和厨房水
B.生活杂用水和雨水
C.污水和雨水
D.雨水及雪水
39.管道安装时,应将()逐节调整正确。
A.管节的中心
B.管节的中心及管顶高程
C.管节的中心及内底高程
D.内底高程
40.工作坑的支撑应形成(),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A.四边形框架
B.开放式框架
C.可拆卸式框架
D.封闭式框架
多项选择题
1.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A.使用要求
B.受力状况
C.高低温稳定性
D.土基支承条件
E.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2.路基(土、石方)工程涵盖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
A.整平路基
B.筑路堤
C.压实路基
D.修整路肩
E.洒透层油
3.有支护基坑适用情形:()
A.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
B.有地下水影响
C.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D.有地表水影响
E.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4.池壁模板设计,应做到:()。
A.构造合理
B.刚度合适
C.结构稳定
D.易于装拆
E.操作方便
5.沉井在施工中有独特优点:()。
A.占地面积小
B.不需要板桩围护
C.与大开挖相比较,挖土量小,对邻近建筑的影响比较小
D.操作简便,无须特殊的专用设备
E.技术要求不高
6.沟槽开挖前,为编制好沟槽开挖方案必须做下列技术工作:()。
A.查明地下水位、土质
B.查明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
C.土方挖掘机进场验收
D.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
E.制订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7.热力网中闭式系统的特点是:()。
A.实际使用广泛
B.消耗热媒量小
C.消耗热媒量大
D.中间设备少
E.中间设备多
8.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的下面穿越。
A.建筑物
B.隧道
C.铁路
D.大型构筑物
E.高速公路
9.在保证膨润土拌合土层满足抗渗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的最佳做法是( )。
A.选好土源及拌合场地
B.确定拌合土层的厚度
C.优选最佳配比
D.严格控制含水量,保证压实度
E.根据土源土壤的细度减少膨润土的掺加量
10.下列( )说法不符合降水井的平面布置要求。
A.条状基坑宜采用单排或双排降水井
B.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呈开放状布置
C.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
D.降水井的布置可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
E.条状基坑降水井布置选择单排或双排可按经验确定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