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停车系统规划
时间:2010-04-1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作者:
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8年6月-2008年11月
获奖情况:优秀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岑敏
项目参加人:苏红娟 詹庭坚 朱春节 高明
卢湾区区位图
项目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矛盾已成为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的交通问题。因此,针对地区静态交通系统的现状矛盾和发展态势,提出未来停车设施的发展规划对策,形成动静态交通协调平衡发展局面,是地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大量研究表明,机动车保有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度正相关。在汽车工业作为社会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当今社会,由机动车拥有引发的所属地夜间停车需求是相对恒定、不易转移的;由机动车使用引发的出行目的地停车需求受步行距离、收费价格等因素影响,则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认为,停车设施的服务对象应以拥车刚性需求为主、用车弹性需求为辅。
停车设施作为典型的时空资源,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可运输性。为保障有限的停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必须遵循“服务半径不超过200-300米步行容忍值上限”的设施设置规律。因此认为,以满足工程设施本身功能产生的停车需求为目的、符合“分散、就近、方便”布局要求的配建停车场,应是停车设施最主要的建设形式。
为使各项停车规划控制指标落地实施,必须以“地块”作为停车设施布局规划的分析精度单位,以保证设施规划对设旋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停车设施规划理念,本次规划在分析区域现状停车矛盾症结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年停车需求的定量预测结论,通过调整开发地块配建指标、设置配建增补泊位、建设独立公共停车场、挖掘道路停车资源等方式,使规划年卢湾区停车设施在300米服务半径下,泊位覆盖率超过99%,基本实现“区域性停车供需平衡”的规划目标,为卢湾区构造完整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提供了基本条件。
卢湾区地块停车供需缺口分布图
项目特点
现状分析充分、基础研究扎实,为规划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2004年7月卢湾区规划局停车设施普查资料、2008年7月卢湾区停车协会停车设施分布资料的基础上,本次规划于2008年8月对卢湾区现状停车系统进行了全面补充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整个卢湾行政区,调查单位精确至街坊中的单位、医院、居民小区等各类建筑物,调查对象包括配建停、车、公共停车、路边停车等各类停车设施,调查内容包括停车泊位的设置情况和使用情况等。
在梳理大量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本次规划借助GIS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停车设施现状分布图,为把握区域停车系统现状矛盾、确定系统发展对策与布局形态等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内容完整、规划思路清晰,对停车专项规划的规范化编制具有示范作用
本次规划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现状分析、供需分析、停车系统特性研究、规划目标与对策研究、停车设施规划布局研究、重点地区停车管理研究、规划方案评价、近期建设计划等各个方面。
翔实的现状分析为准确把握系统矛盾提供了重要基础,系统内部发展规律和区域停车策略研究为规划年的需求预测提供了基本准则,基于“地块”的供需定量分析为设施规划布局提供了根本依据,重点地区管理建议和设施近期建设计划为规划方案实施提供了重要抓手。
环环相扣的研究思路保障了本次规划的严密逻辑性,较高精度的定量分析保障了本次规划的较强针对性。
从研究内容和规划精度来看,本次规划均符合《上海市中心城分区停车场规划设计导则》提出的相关要求,为上海市中心城次分区或编制单元层次的停车专项规划提供了规范化编制先例。
利用GIS技术、研究方法领先,为定量分析的全面开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次规划依托GIS的先进技术手段,利用我院规划人口和用地数据库,对规划年卢湾区各类停车设施供给规模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详尽统计,同时采用D量法预测规划年卢湾区停车需求总量和强度分布。
叠加规划供给量与需求量,本次规划得以将规划年的区域停车供给缺口精确至“地块”,为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的规划选址和规模确定提供了准确依据。
衔接法定规划、落实控制指标,为规划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次规划将停车规划布局方案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突破了交通专项规划由于缺乏法律效力而无法落地实施的局限,以保障设施规划对设施建设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考虑控详成果的表达形式,本次规划以调整图则中“地块控制性指标表”的形式,明确表述停车专项规划对地块停车泊位的具体控制要求。
调整形式主要是增加一列“停车泊位”控制要素,并细分停车泊位类型,配建泊位以配建指标形式控制,增补泊位和公共泊位直接控制泊位规模。由于调整的工作量相对较小,为规划停车泊位控制要素的有效落实提供了较高可行性。
2008年10月16日,卢湾区规划局就本次规划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由市交港局规划处领衔的专家组对于本次规划的示范性、指导性、操作性、突破性等均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本次规划“规划起点和立意均较高;规划定位准确、规划思路清晰、规划内容完整;对规划年的停车系统发展策略具有较强借鉴价值;规划方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均较强;对政府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