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合作机构

您的位置 > 研究成果

城市照明规划与照明设计 ( urban lighting planning )

时间:2016-09-09     作者:梁峥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访问量:

分享到:0

城市照明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夜晚活动时间大大延长,活动空间不断拓展而逐步形成的新领域。尤其是城市建设及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的迅猛提升,大大促进了城市照明行业的发展。政府从行业管理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开展“绿色照明、节能降耗、低碳照明”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跨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地提出了城市照明规划的概念,是由传统照明设计衍生并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新兴规划序列,其目的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城市照明行业提出具有控制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总体目标、原则、框架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制定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匹配的城市照明领域的专项规划,以指导城市照明行业建设与发展,并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目标高度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城市照明规划是公共政策,属于政府行为,是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照明领域的体现。其受众对象是存在于城市中的所有个体,是服务于大众的公共资源,建立在更高层次的公共平台上,其影响力与辐射面十分宽广,置身于城市空间的人都是参与者和评论者。城市照明规划研究的是城市或城市的片段,是由现实已存在的或未来规划将建设的建、构筑物或城市其它元素组成的特定空间,其物质层面的对象和前提是确定或不确定的,空间尺度上远远超越照明设计尺度。城市照明规划更加关注于照明在室外公共空间的表现力和影响力,例如城市级的的节点、轴线、界面、区域,它可以是由建筑“五个面”组成的界面,或是城市开放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或是沿重要区域的道路两侧形成的街道空间,或是城市地标级建、构筑物,总之是丰富多样的,与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密切相关。城市照明规划就是夜晚空间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城市照明是城市风貌在夜晚这一特定时段的空间表达。既要做到宏观上统筹协调、总体控制,微观层面又要体现理念与特色,注重照明在公共空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城市照明规划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的起步阶段,由于其学科的兼容性、复合性以及城市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其规划编制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和标准。由于其研究对象是庞大的、复杂的或是可能变化的,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宏观总量进行控制或预测,不能仍沿用照明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否则当对象扩大到城市级时,工作会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

城市照明规划的标准体系是在照明设计的经验和体系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逐步建立起来的,其研究方法与编制思路借鉴了照明设计及城市设计中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某种层面上,城市照明规划源于照明设计,在其基础上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并发展创新,提升到政府公共政策层面,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更多领域和更高层次。

白炽灯的发明将人们对光的控制与应用带入新时代,照明设计随着光源、灯具、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与城市照明规划相比,照明设计远远走在了前面。首先是针对人们夜间活动需求最多、最集中的建筑室内空间场所即建筑照明设计,然后是室外需求最多的道路照明设计,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设计标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照明设计的对象在物质方面是确定的,主体明确,如具体的建(构)筑物、道路或特定空间的载体等具体对象,空间尺度相对城市而言小了许多,其研究方法可通过相对准确的定量计算而实现。其服务对象是其使用者,其承担的功能与提供的服务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闭合的,其影响范围是相对有限的局部。只有当照明设计扩展到室外公共空间时,其行为才由封闭的、个体的转向开放的、公共的,体现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力。

光的应用是最具个性的,是可以跨越建筑红线、道路红线而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影响的。有时,影响是突出的、巨大的。对于城市而言,涉及室外公共空间,或是直白地说,晚上能够在公共空间看到的景象是城市的夜景。理想状态下,应有城市照明规划在公共空间布局的宏观指导,提出控制原则、要素、量级,然后针对公共空间中的具体对象的序列进行设计。城市照明规划是夜晚对人工光的空间管制规划,是涉及公共空间照明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同时,应为照明设计预留充分的弹性,照明设计的发挥及经验的积累也不断为城市照明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优秀的照明作品一定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从整体宏观角度看,简单的精品堆砌不一定是好的城市夜景。制定一个好的照明规划,并严格执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失败的设计,当然编制一个好的规划就象完成一个好的设计一样,需要付出辛苦和智慧。从执行力上看,规划远远难于设计。从重视程度上看,更是有距离。真切地希望各级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城市照明规划,严把编制、执行关,让更多的优秀照明设计在城市空间中有序地绽放,让光的个性不仅体现在单一的作品中,更应融汇于城市,塑造温馨、和谐的城市夜空间。

0

备案号:京ICP备 12048982号-1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低碳照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