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动态>> 各省动态

宁波垃圾量增加致填埋场寿命缩短

[2012-04-20]      来源:

在4天的探访活动中,让宁波志愿者感受颇深的是:在采访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时候,了解到这个为宁波市区处理垃圾而用的填埋场原来设计年限为18年,但现在的使用寿命却缩短为不到10年。

垃圾增加 “寿命”缩短

参观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本次探访活动的最后一站。让志愿者们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垃圾同样也是用来发电的,但却并不是采用焚烧的方式。

填埋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填埋场每天可以填埋800吨垃圾,预计填埋年限为18年,这些垃圾在填埋一段时间后,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填埋气体,其中用于燃烧的甲烷气体占到50%,与天然气的可燃气体含量相似。

“我们在填埋场内敷设了气井,这些气井可以将填埋气体导出来,然后输送到发电厂内。发电厂内有气体处理设备,将气体净化后送发电机组燃烧发电,多余的气体则通过封闭式火炬焚烧掉。”这名负责人这样解释垃圾发电的原理。

据了解,鄞州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按分期装机方式,总装机容量为2126千瓦,年均回收填埋气878万立方米,年均减排二氧化碳72955吨。“去年11月建成至今,我们已经向国家电网供电350万度,可供5000户家庭使用。”该负责人说:“这种变废为宝的技术能把沼气变成能源,科技含量在世界属于领先水平。”

但在随后,志愿者们也听到了一个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垃圾填埋技术虽然卫生,但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加,势必造成填埋场地告急。“这个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能力是18年,但随着鄞州区生活垃圾量的不断增加,鄞州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不断缩短,预计10年之后这里将被填满。”

垃圾焚烧最具效果

垃圾填埋场的现状也让志愿者们马上联想到了探访第二天参观的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宁波能否借鉴他们的经验,建设更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呢?”宁波志愿者老张说。

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温州市区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其中一座。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负责人张也冬介绍, “我们一天可以焚烧垃圾1800吨。”,相比于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厂,他们这里为了降低能耗,已经做到垃圾不分类、不绞碎就可以直接送入焚烧炉内。而用他们这种方法焚烧发电,每吨生活垃圾约相当于0.2~0.25吨标准煤,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相当可观。

宁波规划焚烧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在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志愿者们同样也看到了我市正在努力摸索新的垃圾处理方法。

鄞州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鄞州区已经制定出一套以垃圾填埋气发电厂为中心的工业园区的方案,这里将聚集水泥厂、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等废物处理企业,把处理后的最后一道垃圾再填埋入填埋场。

“这样,垃圾量将比现在减少五分之一,从而可以有效延长填埋场的寿命。”

同时,为了不让垃圾渗透到土壤中,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了“生化+膜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填埋场底下铺上三层专用膜以防止污水的下渗而污染土地、水资源。另外,被压缩后的垃圾产生的污水也有特别的水管排到废水处理区,处理好的废水可用于垃圾车清洗等。

其实,在今年的全市环境保护暨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就提出,土壤一旦受到污染,至少会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一个是污染物下沉,进入地下水系统,影响用水安全;另一个是污染物上移,进入农作物体内,影响食品安全。

“从现在来看,垃圾填埋场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源之一,如果继续沿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这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会造成几年就需要建一个填埋场的恶性循环。”

他还指出,从日本等国家的经验看,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处理垃圾,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下一步,宁波要引进技术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焚烧垃圾发电厂,把影响生态环境的垃圾转化成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