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
完成时间:2004年6月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位于老城区道外区的中部,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定位、建筑风格、群体布局、商业氛围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
现状分析:保护区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与商业。其问分布着诸如“老鼎丰”、“老上号”、“同记商场”等众多老字号。同时,该区拥有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具有浓郁的传统市井风貌。居住用地在街区中的比例最大,多是一至三层的围合式大院住宅,建筑密度较大。
保护区建筑: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其中有保护建筑28处。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最为集中的街区,此外还有很多折衷主义和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保护区院落: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合院,主要以商住混合功能为主,“前店后厂”或“上住下店”是道外传统商市的主要特色之一。院落的分布很密集,布局形式各不相同,构成了保护区的建筑群落。
现存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交通组织混乱,人车混行,绿化严重不足,市政设施严重缺乏,建筑老化现象严重,危旧房屋比例大,院落内部混杂,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保护区性质及功能定位:该区的性质为①繁荣的传统商业区;②哈尔滨市商业中心之一;③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定位为以充分发挥风貌区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的职能,创造既有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和民俗文化氛围又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文化、旅游中心。保护区在整体规划布局上以一横三纵、六个特色功能区和八条特色街道为主,在道外“老四新”基础上建立以吃喝玩乐为主,辅以传统文化的“新四新”再现与发扬该区的商市风貌与经营特色,恢复旧城的活力和复兴道外区经济。
规划设计针对具体问题对用地性质、居住人口、道路交通及市政设施、开放空间及绿化系统、景观及旅游、防火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对核心区建筑改造和核心区院落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局部重点地段进行详细的节点设计,期望对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整体环境改善起到有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