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廊道及西花园
位于文庙西侧利用零余地形修建长廊、小亭、古搬倒井和供游人休息的设施,栽植高大的乔木如桂花树、银杏、雪松、广玉兰等,加上适当的盆花、绿地、曲径、小池、假山、盆景和古搬倒井等,开辟为游人休息的幽静清凉场地。并配套布置好游人石质座凳、座椅、公共厕所、消防等设施。
5.2.10 、 “ 圣域贤关 ” 及东西甬道
东西临街的 “ 文庙 ” 大门 为文庙主入口处,由 “ 文庙 ” 大门进入甬道,进 “ 圣域贤关 ” 入文庙的泮池区域。 “ 文庙 ” 大门两门门口,竖有 “ 文武百官军民等至此下马 ” 的下马石石碑。
5.3 、照壁和大成殿修缮方案说明
阆中文庙自唐初建以来,历经历史的沧桑,几经兴衰,现仅残存的照壁(此墙系阆中清中期所建县文庙的一段宫墙,即为文庙的照壁。这段照壁长约 30.00 米,高 6.00 米,墙厚度 0.90 米,全部都是由大青砖构成。其高大、坚固,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大成殿为清代建筑 ,突兀凌空,气势宏大。
5.3.1 、修旧复原依据
⑴、建设设计委托部门实地测绘的现状图和经古保办及相关部门批准的维修建筑意见。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及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
5.3.2 、修旧复原设计说明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此两处建筑物以恢复修缮为重点,达到修旧如旧,一展古风之目的。为此,在规划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六点:
⑴、走访调查,搜寻历史旧貌。先后与古保办领导走访了在阆中城内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查找了有关图文资料,并实地测绘了两处残存的建筑物,绘出了相关的图纸。
⑵、根据现有的残迹佈局,按照实地测量梁、柱、枋的大小尺寸和具体位置绘制施工图。
⑶、在设计、施工细节及雕刻工艺部分,应特别依据走访的资料阆中特有的雕刻工艺来处理。
⑷、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防火、防腐、防白蚁的处理。
⑸、屋面琉璃瓦等构件,要根据原样专门特塑定制。
⑹、一些细部维修、色彩可由甲方按该建筑传统做法现场确定。
第六篇 配套设施及技术方案设计
6.1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
6 . 2 、建筑设施要求
本区内建筑严格按照规划局和古保办的有关文件规定的容积率执行,力保与古城风貌一致。 为此方案设计要求在做单体施工图设计时要注意的以下几点:
6.2.1 、建筑风格 建筑必须是具有川北明清古建筑风格和艺术造型。 总层数控制在二层或二层以内,总高度控制在 15M 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