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起止时间:1987-1989
建设部1991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建设部城市住宅建设试点部级奖、国际建筑年会中国建筑展参展提名
项目参加人员:
项目负责人:龚秋霞
主要参加人:罗赤、陈锡坤、孙知仁、张乃昕、袁旭、王永彬
桐芳巷位于苏州古城的北偏东部,面积约3.8ha,规划前居民600多户,1800多人。规划现已完成实施。该项目同时为建设部科研课题――“旧住宅区改造政策研究”中的实例项目。
一、规划背景
1、经济环境背景: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形态由单一转向多元,土地有偿使用已成为城市改造与再开发的重要环节。
2、社会环境背景:苏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的街坊改造必须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
3、空间环境背景:古城内居民的现有生活方式已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居住空间、交通空间、交往空间等方面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
二、规划原则
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遵循城市总体规划中所制定的相关要求与标准。
2、以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市政设施与公共设施、繁荣地段商业服务为目标。解决旧街坊内居民生活水平标准欠佳的问题。
3、注重旧街坊改造开发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着重研究旧街坊改造过程中人口迁移比例、建筑拆迁比例、居住与非居住建筑比例以及规划控制指标等问题。
4、规划为实施管理创造条件。物质空间规划与改造实施的控制性经营管理规划并重(当时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的提出,详细规划以形体设计为主),两者互相结合,相辅相成。
三、规划要点
1、规划着重于街坊区位的分析,特别是与其北面相临的著名江南园林“狮子林”之是的相互关系。
2、规划对象的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对现状用地功能状况、建筑产权状况、建筑质量状况、街坊内各户人口状况、建筑及风物的文物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调查。并归类予以分析,确定改造的对策。
3、为了使现状的分析与规划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与条理性,规划采用了土地区划的方法,使得规划可以在相对较为完整的用地单元内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的规划控制指标,以便管理与实施。
4、规划强调对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与代表性建筑的保留与恢复,如具有传奇故事性的“独角亭”,可以认为是该街坊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5、规划保留了原有街坊中的主要通道。并对待坊的基本空间尺度与街巷的高宽比例加以分析,作为规划设计中空间指标的基本依据。

|
苏州古城桐芳巷居住街坊改造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
|

|
苏州古城桐芳巷居住街坊改造详细规划——现状建筑质量评价 |
|

|
桐芳巷住宅内庭院 |
|

|
桐芳巷街景实景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