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拓秦川--北部秦王川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首要发展方向,逐步向北部兰州新区搬迁西固重化工业,并通过交通廊道建设与沙九地区荒山整治,共同打造重要的区域产业走廊;延榆中--东部榆中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依托和平、定远的区位优势,主要承载城区的高新产业和教育培训等职能的疏解,与东部榆中县城联动发展;升红古--西部红古方向,依托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通过河口南地区的用地整理,承接面向青藏的物流产业,并带动沿线地区的传统产业整合与升级;优什川--东北部什川方向,结合黄河、什川镇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带动沿黄河两侧的村庄整治。远景与青城镇、白银市区共同打造区域黄河旅游走廊;疏三片--以黄河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以西固重化工业搬迁为契机,通过推进功能疏解与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三大城市核心组团的现代服务核心功能和特色文化底蕴;育两山--保护南北两山生态环境,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项目的建设,严格控制南山城市建设,加强北山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
六、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一)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双城五带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双城,即主城兰州中心城区和副城兰州新区;五带:依托交通廊道形成五条主要城镇发展带;多点:五条城镇发展带上的形成各级重点城镇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二)兰州新区发展指引
(1)功能定位指引
结合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兰州新区的功能定位为1台5区2心1极。
在国家层面: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在西部层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集聚区,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示范区,生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在甘肃省层面: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沟通全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发展规模指引
至2020年,兰州新区城镇人口规模为6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10平方公里左右(不含机场控制范围,其中重化工业和储备区40平方公里)。

2020年兰州新区用地规划图
(3)功能结构指引
规划形成"两带一轴,两区四廊"的总体空间结构。两带: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两条产业集聚发展带。一轴:以水系为轴,打造行政文化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片区。两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四廊:依托山体、水系,形成贯穿南北三条城市绿廊和一条城市外围环状绿廊。

兰州新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4)重大基础设施指引
供水工程:规划改建及新建水厂3座:改建尖山庙水厂,新建石门沟水厂及跃马沟水厂。规划保留及新建水库3座:保留尖山庙水库,新建石门沟水库及跃马沟水库。
排水工程:规划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回用率达到70%,污泥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供电工程:规划330KV变电站2座。
燃气工程:规划天然气门站2座,气化率为100%。规划新建LNG调峰应急设施1座。
供热工程:规划建设热电厂3座,调峰应急热源厂5座,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90 %。
环卫工程:规划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和建筑垃圾填埋场1座。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一)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河两岸,三心六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型的空间结构。一河两岸:依托黄河形成城市主要的景观、人文、活动轴线;三心:城关核心组团、安宁-七里河核心组团和西固核心组团;六组团:即盐场-九州组团、和平组团、定远组团、彭家坪组团、河口南组团、沙九组团。
(二)主要片区功能定位
城关核心组团:传统商业和商贸中心、旅游文化中心、高新研发服务和总部基地、省级行政办公中心;安宁-七里河核心组团:区域商务金融、会展、文化体育中心,预留市级行政办公中心;西固核心组团:工业博览旅游和文化创意中心、石化产业研发设计、教育培训以及总部基地和民族特色产品集散中心;
盐场-九州组团:高档居住、旅游休闲服务组团;和平组团:商贸物流、职业教育和重要居住组团;定远组团: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区和重要居住组团;彭家坪组团: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区、重要生态居住组团;河口南组团:现代物流产业组团;沙九组团:轻型制造产业组团。
(三)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完善基础型公共服务网络,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规划形成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组团级中心3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四)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采用集中新建与分散改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居住与就业平衡,在地铁和主要公交线路沿线适度提高住房开发密度。对不同区域的居住用地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政策。合理确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空间分布,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年度供应。
(五)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搬迁改造污染企业;调整工业园区布局,提高园区开发建设水平;推动中心城区零散的工业外迁入园。城关核心组团、安宁-七里河核心组团、西固核心组团、盐场-九州组团,加快工业用地置换,推动工业用地逐步向外搬迁,增加商务、金融、商业、文化和居住等用地。在河口南、沙九、彭家坪、定远组团集中布局工业用地,形成工业园区。
大力建设由区域物流基地、城市大型物流和配送中心构成的、布局合理、运作高效、功能齐备的现代化仓储、物流节点网络体系。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3个物流园区:沙九物流园区、河口南物流园区、和平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