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快速公交线路(BRT)
规划5条快速公交线路。
4、轻轨交通
规划3条轻轨线路。
(三)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1、行政办公设施
规划在伍家岗区中心的白沙路与沿江大道交叉口东北侧预留市级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设施
建立“市级-区级-片区级”构成的多级商业服务网点。
3、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增建规划展览馆(伍家岗行政中心周边)、宜昌市文化活动中心(大型文化馆及影剧院,东站新区)、宜昌市科学艺术中心(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点军区)。
4、体育设施
保留和完善现有体育设施;规划将市级体育中心布置在点军区,结合桥边河滩地,建设大型体育公园。
5、医疗卫生设施
按照行政和地理区划分区设置医疗机构,原则上一个区至少设置一所区级医院,加强街办(居住区)和社区(居住小区)级的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规划和建设。至2030年中心城区千人床位指标达到7至8床/千人。
6、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设施
规划3大教育园区和2处生产研发中心。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设施包括:以教育学习为主的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所构成的高等教育园区;以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为主的土门职教园区;以文化创意、文化教育为主的点军教育园区。生产研发中心包括:以科技研发、创意展示为核心的东山科研中心;以产品研发、企业培训为核心的白洋科研教育中心。
7、社会福利设施
保留原有福利设施,新建东山福利院、毛家湾福利院、伍家岗中心福利院、伍家岗福利院、联棚乡福利院、猇亭区老年公寓、猇亭区磨盘溪福利院、夷陵区社会福利院、平湖半岛福利院、白洋镇福利院、白洋镇第二福利院、高坝洲福利院等12处福利设施,扩建伍家岗天乐老年中心、小溪塔中心福利院、龙泉镇福利院等3处福利设施。保留现状7处公墓和烈士陵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展规模。
8、文物古迹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保护中心城区内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景观特色
宜昌城市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多组团,天然图画新宜昌”。自然山水“一江两心、三楔四廊”的格局。
2、城市景观总体结构
规划宜昌中心城区的城市景观结构为“江环城,城镶山”。
3、绿楔与绿心
重点保护城市绿楔与绿心:保护宜昌景观系统中的绿楔,包括西陵后山-磨基山、龙盘湖-观音山、善溪冲-艾家店等三个绿楔。以西陵后山和猇亭后山为城市绿心,建立生态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用地进行严格管理,不得建设工业项目。
4、水系治理
滨水景观的打造除长江景观带外,主要围绕黄柏河、柏临河、沙河、桥边河(卷桥河)、运河展开,滨水公园与生态绿地、山体结合,构成完整的水系廊道。
5、规划绿地指标
规划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规划近期绿化覆盖率41%以上,远期绿化覆盖率45%以上。
6、绿地系统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为“真山真水入城,公园绿地成网”,以城市外围与组团间的山体为背景,以城市内部山体为核心,以沿江、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为联系纽带,以各级各类公共绿地为主要活动区域,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结构。
7、城市公园
规划新建17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