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期为转型提升期。至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
3. 远期为转型升华期。至2030年,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同期发展水平。
(四)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 、港城联动战略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化提升战略。
三、内容与对策
(一)区域协调
积极承担区域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与上海:促进张家港深水港区与上海港互动发展,成为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长三角港群中最重要的专业性港口物流中心和区域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
与苏州、无锡:建设苏州、无锡沿江地区最重要临港综合性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保税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与贸易,建设苏州、无锡乃至整个沿江地区对外贸易领域门户。
与南通:充分发挥锡通高速公路和通苏嘉城际铁路区域发展轴带作用,协同南通全面支撑苏中苏北发展,共同作为江苏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
与江阴、常熟、靖江、如皋(港):促进张家港与江阴、常熟、靖江、如皋(港)等沿江城市协作发展,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城市专业职能,成为发展紧密互动的城市组群。
(二)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分布规划
1. 产业发展策略
临港高端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专业性物流枢纽、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生产服务中心。
2. 产业发展战略
(1)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与多元发展,优化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四轮驱动”。
(2)加大技改投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层次;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水平;加大推进力度,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
3. 产业布局指引
规划形成“一核一带、核心引领”的市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为张家港中心城区以都市型产业、新兴产业和综合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聚集核心区;
“一带”为依托沿江港口岸线条件聚集先进制造业的沿江临港产业发展带,包括先进制造业集中区、临港物流园区和战略性产业空间三大产业发展空间。
(1)制造业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制造业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东区、南区、鹿苑东部工业区和塘桥东部工业区;沿江地区建设临港新兴产业基地,预留产业发展战略空间。临港新兴产业基地主要包括金港扬子江化工园区、再制造园区、大新重装园区、锦丰冶金工业园区和乐余镇集中工业区;产业发展战略预留空间主要位于大新重装园区南部、锦丰冶金工业园区东部和乐余镇北滨江地区。
(2)服务业空间布局
服务业空间主要包括临港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服务业集聚区和休闲旅游服务业集聚区。
(3)农业空间布局
农业空间包括高效农业区、都市农业区和观光农业区。其中,高效农业区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园沿江生态农业带和南丰高效设施产业带;都市农业区包括杨舍都市农业带、塘桥优质粮食产业带、凤凰优质果品产业带和锦丰优质蔬菜产业带。观光农业区包括双山岛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凤凰农业旅游观光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市域空间
1. 四区划定
禁建区:390.28平方公里;限建区:44.78平方公里;适建区:49.34平方公里;已建区:301.15平方公里。
2. 空间结构
坚持“整体城市”的理念,推动市域空间集聚,形成以杨舍、塘桥为主体的中心城区和金港片区、锦丰片区、乐余片区、凤凰片区外围四个片区组成的“整体城市,一城四区”市域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