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与特色
1.规划将城市生态建设与总体规划紧密结合,从宏观到微观,从市域到市区,从人口规模到用地选择,从总体布局到住区规划,通过生态系统规划层层落实,使城市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紧密,尽量少占良田好地和林地,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3.规划布局因地制宜,避开洪泛区和低洼地,避开地质条件不宜工程建设的沿江河两岸和沙坝,避开高产水田和林地,保留并强化了城区及其周围的水面、山丘林地、湿地等自然景观和傣族村寨等人文景观。规划确定的一主四副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能较好体现景洪市的城市发展性质和城市发展目标。
4.规划高度重视保持城市整体风貌及特色,并把有特色的村寨纳入总规中,有利于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及地方风貌特色。
5.规划特别强调了生态系统规划、旅游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对景洪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0万人,城镇化水平55%左右。规划城区人口控制在2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8.7平方公里。
五、实施效果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景洪市的规划管理部门增强了管理的力度,如自然生态环境和傣族村寨等历史文化环境得到重视和保护,机场周围的建设已经得到控制。进行了城市景观设计、分区规划和几条主要街道的控规等。
经过一年的建设,完成了澜沧江两岸绿地景观带和滨江路工程,美化了城市环境。新的机场路已经建成通车。规划中的曼龙枫旅游组团正在实施。湄公河-澜沧江水道已经通航,口岸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景观资源分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