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吴淞产业分区
该分区为吴淞市级工业园区位于新城区内的部分。该分区东至同济路、南至外环线、西至江杨北路、北至友谊路,用地规模约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约2~3万人。
该分区将加大对吴淞工业区的整治和控制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现代物流为基础,限制工业用地的扩展,加速产业升级换代,切实推进泗塘河东侧地区产业“退二进三”,最终实现整体功能转换和主导产业向北部工业区转移。
该分区为一个综合型特定区。可划分成2~3个编制单元。
(5)城市“生态绿心”分区
该分区东至富长路、南至宝安公路、西至沪太路,北至郊环线。用地规模约12平方公里。该分区没有实际居住人口。
该分区是宝山新城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宝山新城独特城市风貌的重要空间载体。重点建设生态绿地,同时发展生态旅游、文化科技、竞技体育等公共活动功能,将为宝山新城增添城市的活力与魅力,提升宝山自然生态环境的品质,发挥生态绿心对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
该分区为一个综合型特定区。根据其相应的生态功能、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等功能可划分成2个编制单元。
第五章 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十条 规划目标及原则
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以精品钢、造船业和航运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培育以房地产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产业集群以及具有潜力的休闲渡假产业集群,强化教育研发功能,逐步形成上海西北部科教研发基地。
第二十一条 区域产业布局
从上海市域产业布局整体出发,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和现有基础,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合理布局,集约发展。整个宝山区域产业布局共分四个区域。
外环线以南即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学科研产业园区、港口物流及与城市居住相关的第三产业;调整置换现有污染产业,逐步向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向北部产业区转移。
外环郊环之间即宝山新城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商贸、商务办公、房地产以及文化、教育和体育等产业。
郊环北部区域。以宝山工业园区和宝钢为核心,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及其延伸业基地。
两岛区域。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长兴岛岸线工业。
第二十二条 工业园区布局
规划贯彻突出重点、集约高效的原则,整合梳理现有工业园区用地的规模与空间布局,大规模逐步削减和迁并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以外的零散工业用地,在区域上海中心城宝山片区、新城片区、北部产业片区及长兴岛形成“2(国家特大型企业)+4(市级)+2(区级)”产业布局结构。
国家特大型企业:宝钢和造船基地。规划建设面积分别为26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
市级工业园区:吴淞产业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区及现代船舶制造业配套工业区。规划范围面积分别为16平方公里、4.5平方公里、23.5平方公里和5平方公里用地(远景规划为10平方公里)。其中,宝山工业园区含区属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
区级工业园区:月杨工业园区和罗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分别为5.0平方公里和3.0平方公里。